经过了半个多月的鏖战之后,隆美尔实在是扛不住了。他手中的部队有很多都已经被打成了半残状态,就连王牌的帝国师也在福洛尼卡与格罗塞托之间地域被大明陆航发现了踪迹,随后就被数以百计的大明陆航轰炸机部队疯狂攻击。

    这些大明陆航的轰炸机们硬顶着地面上的凶猛防空火力以及天空中德国空军的阻拦将地面上的帝国师给炸了个乱七八糟。损失了数百台各种车辆,人员伤亡数千之众的帝国师遭此重大打击不得不撤退返回意大利北方地区重新休整补充。而这件事情也深深的刺激到了几乎就要孤注一掷的隆美尔。让他清醒过来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再继续下去了。

    大明陆军投入到意大利战场上的几乎全都是张诚控制的部队。对于这些精锐部队们张诚自然是优先供给,各种物资如山似海。不过区区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消耗掉的子弹就早已经过亿,各种炮弹更是高达上百万发。虽然德国人同样也猛烈反击,但是在火力力度上还是无法与大明相提并论。说白了,现代战争的战场上打的就是钢铁。谁的钢铁多谁就能够取得优势。

    隆美尔在部队遭到重创之后发现自己别说是什么南下夺取罗马了,就连中部防线都坚持不下去。对面的明军太多了,不但人多,坦克飞机大炮更多。铺天盖地的密集弹雨和一望无际不管怎么打都不见减少的装甲洪流让他彻底放弃了继续打下去的念头。

    因为补给困难,隆美尔亲自飞回柏林要求中止这次作战行动,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撤回意大利北部地区进行休整。这下子可惹怒了德国总参谋部。一开始是你自己说要打的,现在打的这么惨烈了却又跑过来说不打了?真当堂堂总参谋部你隆美尔说了算了?

    这个时代的德国与意大利之间仅仅只有少数几处能够通行的地面道路。毕竟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脉可不是说笑的。

    一般情况下少量部队还好说,哪怕是机械化军团。但是,隆美尔指挥的可是一整个庞大的南方集团军群,数十万大军和众多各种重型装备每天需要的物资补给都是以千吨为单位来计算。尤其是在此刻这种前线激战的时候,那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前线伤亡惨重,后方补给不利。再加上明军的力量不但没有因为激战而削弱,反倒是日渐加强。隆美尔感觉好像整个大明陆军都在自己对面一样。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是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德国总参谋部可不接受隆美尔的解释,他们强硬的要求隆美尔必须夺回罗马才能够结束这场战役。前线伤亡惨重缺乏补给没有关系,国内物资还算充足,给你补充就好了。

    隆美尔也是哭笑不得,现在的问题是补充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大明一个船队在靠近前线的港口上上岸就能够补充大量物资人员。可是德军却需要在阿尔卑斯山里面不停的钻山沟。这能一样吗?

    至于找法国人帮忙的事情提都不用提。法国和意大利交界的地方因为之前大明与法国的不对付压根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道路。虽然开战之后修了一些,可是根本就不够用。现在法国人与美国人派驻进意大利北部的部队有许多的物资还都需要德国人去支援,他们那边根本就无路可想。

    隆美尔要求结束战役,总参谋部不同意。隆美尔威胁要辞职,德国首相不得不出面调节。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前线却突然传来了重大的消息。大明陆军派出奇兵进行了强大的穿插反击!

    隆美尔接到前线战况通传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可是知道这段时间自己面对的明军如山似海,单单是各个师级部队的番号就高达数十个之多。现在这种按照道理来说双方都应该是筋疲力尽了才对。可是现在明军居然还能够抽出大量的部队进行强力反击?难道自己的面子这么大,真的是整个大明的陆军精锐都来对付自己不成?不就是晋升成了陆军元帅嘛?至于啊?

    等到他看到了明军的反击路线之后,面色大变的隆美尔再也顾不上与总参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