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舒梅尔利亚以北区域就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沼泽地。这些地形都是难以大规模通行机械化军团的地方。只有沿着舒梅尔利亚,阿尔扎马斯,萨索沃一线的铁路线在宽阔的平原上才能够快速推进到梁赞附近区域。

    而梁赞,这座城市的西北方就是莫斯科。梁赞确切的地理描述就像是通州的位置。明军沿着铁路线和铁路线旁边的公路前进虽然有些绕弯并没有走直线拉长了行军距离,但是却能够一直让机械化军团行进在平原地区从而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作战能力。

    至于北边的森林沼泽地带,自然是交给步兵们去清理。装甲部队的目标就是快速突击,杀到梁赞附近从而兵进莫斯科。

    很明显,盟军是不会将主要的阻击地点放在梁赞附近的。那里是从莫斯科南下前往察里津的重要铁路枢纽。明军如果能够靠近梁赞也就是意味着明军已经能够直接威胁到从莫斯科向南的主要交通要道。这种巨大的风险是盟军不愿意承担的。

    已经看出这一次明军气势汹汹的攻击并不简单的各国经过紧急磋商之后决心放下成见,不再继续为了保存实力而让自己的部队打酱油。现在已经是到了必须要同舟共济的时候了。一旦明军真的势如破竹将俄国人给打垮掉,那接下来就该是轮到他们了。

    只要一想到数百年来这些东方人在欧洲的耀武扬威,想到那些骑在他们的脑袋上面做了这么多年上等人的东方人就要再次带着数千万的军队杀回来。没有哪个欧洲国家会对此无动于衷。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说的就是现在!

    上一次可怕的****从海上袭来导致欧洲数百年来都生活在黑暗之中。而现在他们再次杀向欧洲,只是这一次走的是陆路。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一旦在地形宽广的俄国战场上没能抵抗住明军的攻势,那等到明军的钢铁洪流冲到中欧草原上的时候,还有谁能够抵挡的住?

    在经过战役初期的混乱之后,已经与明军激战数年的盟军们很快就回过神来。经过一番紧急商讨,德国参谋们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集中部队在阿尔扎马斯与萨索沃之间的重要城市萨罗瓦进行抵抗。并不要求他们能够将实力强大的明军完全阻挡下来,在这里进行阻击的目的是为后方的部队集结并且构建阵地提供时间。

    俄国境内的交通状况是非常糟糕的。哪怕是本土作战的俄军调动起来都非常困难,更别说一直以来都是以打酱油为生的盟军们。

    俄军主力现在几乎全都被牵制在了各处前线上,后方大都是城市守备部队以及训练营里面的新兵。想要抵抗数百万明军的攻势,必然是要由那些驻扎在俄国境内的盟军们去抵抗。而这些盟军所装备的各种运输设备对于俄国战场上糟糕的地形极度不适应,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盟军的履带式车辆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窄式履带。

    较窄的履带在路况良好的地方使用起来有较好的机动性能,因为大明在殖民欧洲各地的时候为了掠夺更多的利益向各国进行大量投资,在各国都建立起来了非常完备的交通运输线路。这就使得各国在研发自己使用的各型号车辆的时候大都选择了窄履带。

    而俄国因为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点,再加上俄国一直都与大明纷争不休,所以俄国并没有得到大明的投资用来改善自己的交通状况。糟糕至极的道路对于盟军们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而明军方面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

    张诚在设计坦克装甲车等装备的时候早就已经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了。实际上装甲部队基本上就没有在交通状况良好的城市中作战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战场都是在地形糟糕的野外。窄履带只是那些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在装甲战术诞生的初期才会使用。而大明所有的履带式车辆都是宽履带。

    为了争夺时间,盟军决定在地理位置极佳的萨罗瓦抵抗明军的攻势。

    萨罗瓦,位于阿尔扎马斯与萨索沃之间。连接两地的铁路线与公路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