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逃走了,那谁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张诚的怒火可是要由他们两边来一起承受。

    陆军实际上在战役发起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海军有可能掉链子的准备。毕竟海军陆战队不是陆军的下属,他们不可能对其完全放心。因此,总参谋部早早的就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安排了大量的部队,随时都可以去向城内进行增援。

    为了这次战役而临时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拥有整整五个步兵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团军的超大规模编制。官兵人数超过一百五十万,装备各种口径身管火炮超过四千门,各型号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超过一万两千辆之多。

    如此强大规模的部队防守不过数百公里的阵地而且还是在知道敌军主要攻击目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防备?

    张诚将这支部队编组的如此庞大也是有其原因的。除了阻击围歼包围圈内的盟军部队之外。顿河集团军群还担负着在开春之后攻击乌克兰,并且随后杀入欧洲腹地的重任。这才是其规模编制如此庞大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且顿河集团军群在结束这次战役之后就将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并,组成一个超大规模的重兵集团,他们将在夏季攻势之中扫荡乌克兰地区的盟军主力部队。实际上明军在这场战役之中的兵力是非常多的。

    大明陆军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拥有大批步兵预备队。这些在超过三千万之众的大明军队之中默默无闻,异常普通的步兵们实际上才是整个明军的核心所在。

    无论是名动天下的陆航还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的装甲部队,无论是被称为战争之王的炮兵部队还是独领风骚数百年但是现在已经被淘汰的骑兵们。相比于这些部队,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步兵们才是整支军队真正的核心。

    大明陆军总参谋部很快就从附近地区调集了至少两个步兵师的部队前往顿河畔罗斯托夫救援。数万官兵在下午的时候进入城内加入战斗。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彻底的打垮了盟军最后的意志,在持续了一整天的激战之后盟军已然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气力。当明军援军出现之后,他们苦苦支撑的士气彻底溃散了。

    整座顿河畔罗斯托夫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明军凭借着各处坚固的建筑和街垒工事,动用着各种武器不断的大量杀伤盟军官兵。到了下午的时候盟军能够动用的装甲部队实际上已经全部消耗完毕。后面几个小时的战斗之中盟军官兵们实际上完全就是在使用纯粹的步兵部队在作战。

    同样是在下午的时候,盟军最后的炮兵部队也彻底消耗干净。他们打光手中所有的炮弹,在与明军炮兵对轰之中幸存下来的那些火炮彻底失去了作用成为一堆堆无用的钢铁。还活着的炮兵们被集中起来发给枪械送进战场去进行肉搏战。

    失去了炮火掩护之后,明军的重炮群立刻就将成群结队的炮弹仍在了盟军的脑袋上面。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盟军攻击部队在遭到炮兵急袭和明军增援部队的反击之后立刻丢掉了自己最后一丝苦苦坚持的信念。他们的信心和战斗意志彻底崩溃。

    到了傍晚的时候,喧嚣沸腾了一整天的战场终于逐渐安静下来。天空之中的雪花也消散不见,战场上现在只剩下了燃烧的火焰和遍地都是的装备人员的遗骸。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加上双方之间早就已经打出了真火,这个时候战场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伤员的。

    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接到突围部队攻击顿河畔罗斯托夫失败消息的曼斯坦因立刻就带着部队开始大幅度的撤退,直接一路就退到了乌克兰。他如果再不走,最多只要再晚上个一两天的功夫,那就连曼斯坦因的部队都走不了了。

    2月14日,包围圈内的盟军总司令龙德斯泰德将军发布通电表示包围圈内的盟军已经恪尽了自己身为军人的职守,他们无愧于自己军人的荣誉。在此刻军队已经无力继续作战的情况下,盟军愿意向明军无条件投降。

    至此,这场从张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