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无力。

    美军的装甲部队此刻大部分都被分散在了各处的众多部队之中。这使得他们无法集中力量组建强大的装甲作战集群。而美军的装甲师同样也被分散开来,零零落落的部署在本土各地,在与明军对战的时候经常性的会被各个击破。

    斯托克顿堡的守备作战也没有任何出人意料的事情。一群后勤辅助和辎重部队的官兵们想要在明军精锐攻击部队的面前坚守住斯托克顿堡那就是一个笑话。最终,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明军急袭部队成功的攻占了美军格兰德河谷集团军群的后方至关重要的补给基地,并且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被合围在了狭长的格兰德河谷之中的近六十万美军顿时成了瓮中之鳖。

    河谷的一侧是高山,另外一侧则是让人为之色变的奇瓦瓦大沙漠。在这种被切断补给的情况下,美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出路。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面,明军很快就加强了攻势,一口气就突破了多条美军防线。而美军则是因为被断绝了补给和后路之后人心惶惶,无论是士气还是作战意志全都急剧下降。在面对明军攻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强烈气势。

    在随后的数天时间里面,大批的美军向明军投降,总数迅速攀升至十万人。面对着即将全面崩溃的部队,布莱德雷不断的请求撤退却没有得到丝毫回应,华盛顿的回复永远都是坚持到最后一人,与阵地共存亡。

    绝望之中的布莱德雷在四月二十二日进行了最后一搏。他从德州各处抽调集结起来了一支有接近十个师的官兵组成的临时集团军,配合着格兰德河谷内的守军向着斯托克顿堡发起了强力反击,试图重新夺回这处至关重要的地点。

    不出意料的,这次反击失败了。

    布莱德雷在德州纠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国民警卫队,这些军队的真实战斗力说什么也无法和大明相提并论。虽然在数量上不少,而且也配备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口径的大炮。但是明军仅仅动用了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就将他们的攻势牢牢阻挡在了斯托克顿堡外围地区。

    真正激烈的战斗出现在格兰德河谷方向。集结出最后精锐力量的布莱德雷投入了数个装甲师向着明军发起攻击,而明军同样不甘示弱投入装甲部队进行大规模反击。双方在斯托克顿堡附近的宽阔地带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双方参战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数量高达两千余辆的超大装甲作战。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明军发誓要击退美军的反攻,从而彻底将美军给消灭在格兰德河谷之中。而美军则是为了能够逃出生天为自己打出一条生路出来,同样也是拼死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伤亡都在以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攀升。

    清晨时分,双方之间的战斗打响。双方几乎是同时向着对方发动了进攻,试图用自己强大的攻势将对方击溃。

    双方开始接触之后,明军大量装备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的88毫米炮性能优势明显,而美军主力装备的谢尔曼坦克,其装备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明军的坦克造成像样的威胁,因此美军坦克集群之中的谢尔曼坦克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冲向明军的坦克集群。

    美军希望能够快速接近明军的坦克群,发挥出谢尔曼坦克机动性上面的优势来战胜转身转向都很笨重的明军虎式坦克。同时发起冲锋的还有美军的轻型霞飞等型号的坦克。而唯一能够与明军坦克在远距离上进行对轰,装备有九十毫米主炮的M26潘兴坦克则是坚守主战线,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在冲锋的过程中,美军坦克付出了惨重代价。至少有数百辆各种型号的坦克被击毁在了靠近明军的路上。毕竟明军坦克的性能极为优秀,射击精准度和官兵们的素质远远超过美军。

    而当双方的坦克集群接近后,战斗则是变得更加惨烈。双之间的坦克一辆一辆地被摧毁,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滚滚黑烟笼罩了整个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