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18章 裁军会议

    当左梦庚来到成都,这里早就收拾好了,一点没有不久前还改朝换代的气氛。

    左良玉的大帅府成了四川最高军政司法机构,他这个巡抚,任命了一位长史负责巡抚衙门工作,这个人就是宋献策。按照清朝规矩,巡抚是省长,可是明朝省长确实布政使,那才是省长,负责内政。

    巡抚实际上是凌驾在三司上面的集军权(都指挥使司)政务(布政使司)监察(按察使司)于一体的独裁机构。而总督是几个省的独裁官,权利更大。

    这不左良玉任命的都司,巡按,布政使,都是他的人。基本上四川省委权利都在他的大帅府。

    可是执掌这么一个打烂了的四川,也不是什么好事。

    比如八十万大军,怎么搞,按照明朝军制,尤其是后期募兵制,几乎没可能养得起。一个营,一个月就是近三十万两(包括士兵军饷,军官军饷,和平时训练赏赐),这还不带弹药消耗。

    现在他有多少个,乖乖,10个,那就是一个月三百万两,这未免太贵了。估计也就欧洲殖民帝国玩得起。因此路上他就得出一个论断“募兵制肯定不行”。

    但是常备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农耕兵毕竟不行。张献忠输得那么惨不就是农民不精通战阵吗。

    这不左良玉着急巡抚衙门和大帅府各镇将军开会。

    “五十万大军,太多了,咱们根本养不起。而且四川百废待兴急需壮劳力建设四川。这一次请大家来,就是要讨论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左良玉头一次为兵太多发愁。

    如果按照四川一年也就一百多万两税收,也就三个营的规模撑死了。这还的考虑不要新修水利,发工资什么的。你会说国库不是还有上千万两,哪能这么花,一旦战争爆发怎么办。一旦天灾怎么办。

    更何况从省里到地方,按照秦汉制度,那是亭长都需要拿工资的。按照两百个人一个官吏,四川也需要两万官僚。再加上防止腐败,俸禄必须翻三倍,不然肯定腐败。一人一年平均十两银子,那就需要20万两,但这不可能,为了显示恩义,必须要赏赐,那么三十万两就是必须的,相当于养了一个营的军队。

    难怪当年朱元璋一直给官员发钞票,完全是养不起呀。

    按理说大航海,全世界白银都往大明跑,怎么的都不可能没钱。这就得说,中国人实在,基本上有钱都存起来。白银藏起来,于是市场上越来越少。也难怪后来满清拼命抢劫,都藏起来,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舍不得花,鞑子帮你们花。

    这不张献忠动不动就抢了几百万两上千万两,可是只要流入市场,要在回来,就难如登天了。

    这种理财观念,你是再多的银子也是不够的。

    马士秀道“裁军那是必须的,整个四川最多只能维持十万人,超过了,就得自己想办法”。

    宋献策道“最好推广府兵制,义务当兵,强制当兵,家家户户都要当兵,就像先秦时期一样,五个人就能出一个兵,并能养活他”。

    新任重庆总兵卢光祖道“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可以不给银子,多给房子和田地补偿就好了,现在田地很值钱,每个军户给他一百亩充当以后军饷,应该是没问题的,咱们重庆镇,率先这木干”

    他表态,就为了博印象分,毕竟其他总兵都是大帅嫡系,只有他,是少帅提拔的。

    宋献策接口道“此计甚妙,留下两万精锐骨干,战时扩编府兵,迅速成军就能战,一举多得”。

    左良玉早就这么想了道“可是如何保证府兵战斗力,我看了唐朝后来府兵奔溃,和咱们朝的卫所兵奔溃如出一辙”。看了左良玉也不是傻瓜。

    左梦庚道“我看可以这样,反正每户都要当兵,每户都要纳粮,不如这样,按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