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31章 松山之战

    周延儒道“那你当如何,难道纵容他们继续在湖南割据为王”。

    陈兴甲道“但是绝不是现在,必须尽快解决皇太极,然后镇压李自成张献忠以后才能解除他们的兵权。这需要徐图”

    周延儒冷笑“这种大逆不道的人,留着就是祸害,必须尽早除掉”。难怪后来左梦庚要灭他满门,这就是要置人于死地呀。可是这偏僻就是皇帝的心声,周延儒需要满足这点,不然他怎么挤掉成基命当上首辅。

    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来了一道急报。

    太监王承恩急忙递给崇祯,最终一打开。他就差点昏过去,由于他逼迫洪承畴迅速决战,好调兵入关剿灭攻占洛阳,又在准备围攻开封的李自成大军,可是洪承畴给他的是什么。

    是求救信,对就是求救信。

    八大总兵,13万精锐边军都被皇太极围困在了松山。自从六月底,洪承畴发兵突击,差点把多尔衮大军打崩,于是急忙北撤,然后带着三天粮食的洪承畴就一路杀到了锦州对面的松山城,然后被还在盛京沈阳养病的皇太极急忙赶来,按照史书说法,那就是一路留着鼻血过来的。必须说洪承畴的迟疑和谨慎害死了他,他浪费了半个多月最好的战机,由于对峙了一年,双方都很弊病,也很松懈,最关键皇太极的主力两黄旗还在盛京,只要把握好战机把还很稚嫩的多尔衮击败了,那么皇太极就只能求和。

    可是他没有,于是赶回来,经验丰富的皇太极迅速抓住战机,那就是洪承畴虽然士气正盛,可是粮草不足,于是先让弟弟阿济格,一位大名鼎鼎的悍将也洗了塔山,然后端了他的后路,紧接着又夺去杏山,进一步加强包围圈,自然乘着潮落把洪承畴笔架山的粮草一把火烧了也是他的夺命利箭。

    于是就出现现在这个情况,洪承畴带着大明朝最后一只精锐困在了松山,和被围了一年半的锦州隔着小凌河互相叹气安慰。

    可以说皇太极一开始就图谋这围城打援的战略终于实现了。然而就在皇太极在辽东猖狂的大笑着明朝君臣的愚蠢的时候,北京的崇祯可以说陷入彻底绝望。如果洪承畴的13万精锐陷没。那么明王朝离死也不远了。可以说能征惯战的明军基本上都困在了锦州松山,祖大寿为主的关宁铁骑,还是洪承畴的洪兵。都是明朝最后的精锐,要知道现在孙传庭的秦兵都还没有崛起。反而傅宗龙,汪乔年先后带兵陷入了河南李自成的泥潭。历史上坑死两人的左良玉没出现在河南战场,他们日子稍微好过点,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李自成起义军,他们也不过是苦苦支持而已。

    可以说历史上明王朝最后一次和清王朝大决战,松山之战,几乎已经决定了两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败。强大和灭亡。

    这一战败了以后,如果不是皇太极意外死亡,造成清王朝内部争权夺利,尤其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叔叔多尔衮的权势对抗,堪称激烈异常。不然最后哪有顺治什么事。

    在关内,基本上洪承畴投降后,崇祯就彻底失去对李自成限制的力量

    ,然后迅速捡了皇太极一个便宜。自然最后由于吴三桂问题没处理好。他这个便宜也没最终收入囊中。

    可以说崇祯心里清楚,陈兴甲心里更清楚。甚至周延儒等人实际上也清楚。

    崇祯也许是被打击次数太多了,很快就缓过来,然后左梦庚问题丢在一边。一起研究如何解围松山。

    然后群臣最终都傻眼了,他们一次次拿着辽东战事作为铲除政敌的工具,没想到最终却培养了后金这条饿狼。并让他迅速壮大,东败朝鲜,西破蒙古,然后持续向南进军。接连被他们玩坏的局势如今再度陷入死局。这个时候不再和此前铲除政敌那样侃侃而谈,而是闷声不吭。

    实际上他们扫视国内一圈,最终发现,被他们玩死的将军能打仗的不多了,能战的军队更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