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43章 南京南京

    吴三桂也没想到,左梦庚如此了得,居然能算计到清军偷袭,还能在城下破敌。不仅高兴还很忌惮。

    由于清军元气大伤,次战役后,八旗军能战的而也就六万多,汉八旗更少,可以说清军元气大伤。

    吴三桂交代好这里事物以后,就和左梦庚返回安东。

    看着城外那缴获的六七万战马。吴三桂兴奋异常,为什么大明骑兵那么少,就在于战马不足。有了这些战马,自己也可以扩大关宁铁骑。

    对于战马,左梦庚并不缺,四川和蒙古接壤,要战马给钱就好,可是吴三桂很缺。

    至于他和郑成功如何分配,左梦庚没有干涉,而是很快就和吴三桂拜别。

    他出来的太久了,次战役后,元气大伤的满清处于守时。吴三桂只要不傻,就好乘机招兵买马。辽东土地很多,而中原最不缺人口,尤其是人口大省山东。

    左梦庚也给他们提了一下招募山东人开垦土地,编练新军。对此吴三桂尤世禄两人那是非常赞成的。

    15日,左梦庚马不停蹄选择乘船起航,他不想继续被牵制在辽东。现在局面,对于吴三桂等人实在是太好了,郑芝龙帮他解决了朝鲜,左梦庚帮他解决了反扑的阿巴泰。

    另一边还有他舅舅祖大寿数万人牵制。还有洪承畴统筹。短期内,满清别指望翻盘。

    是的豪格逃入赫图阿拉,皇太极打死她的心都有了。

    但最终他还是忍了,幸好满洲八旗有个传统,出兵时候只出一半,最多七成,这样剩下的就可以迅速重建八旗军。、但是即使如此,皇太极的嫡系三旗合起来也没有其他一旗强大。这让他感觉到很危险,于是之后几个月都在想办法从其他五旗抢人。六万多剩余八旗精锐,分成八份,每份也不过平均八千多而已。除此外就是重建汉八旗,但人数肯定不能超过满八旗,合起来也就12万,比起松山之战最高的时候总兵力十八万差远了,松山之战以后也有15万精锐,如今12万人,还需要大规模训练才能恢复一些元气,至于蒙八旗,那都是爷,总喜欢听掉不挑宣,要让他们卖命,没好处,想都别想。最关键比起汉八旗,满八旗,蒙八旗战斗力不咋地不说,他还军纪最烂。不然也不会被皇太极轻易搞定,这群成吉思汗的子孙显然已经不行了。被满清欺负,被大明欺负,还被东进的俄罗斯人欺负。实打实的软柿子。

    皇太极忙着平衡内部八旗,忙着恢复生产的时候,左梦庚大船扬帆南下。

    当他来到吴淞口的时候,听到一个震惊消息。

    那就是他击败豪格的时候,张献忠居然被丁启睿,沐天波,吕大器,秦良玉,瞿式稆,黄德功等悍将逼得带着三十万大军东进,然后就在他击败豪格的时候,也就是三月12日上下,攻入南京。

    最让他震惊的是,居然是守军开城自己投降的。其中怕死的沂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弻,灵璧候汤国焯,定远侯邓文郁,大学士王铎,都御使唐世济,以及南京的礼部尚书被崇祯不待见的钱谦益都成了降服。他们很快就成了大西国的朝中重臣。

    得到这个消息,左梦庚就立即改道了,不能去湖南了,不然皇帝一定找他去对付张献忠,那不是找事吗。张献忠现在怎么的都有后来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实力,早就今非昔比。作为喜欢保存实力为主的而他,只能立即跑路。除此外你看看投降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大明朝开国功臣后代,可以说跟着大明朝享乐几百年,最终毫不犹豫抛弃了大明朝,可见明朝养士三百年,最终都养到狗身上去了,他们的忠诚甚至还不如狗。估计北京的皇帝要气死了。同样有这群勋贵,儒林大臣们带头,估计投降之风必然盛行江南。他就不要费力不讨好的在这里鏖战,搞得自己精疲力尽还随时有被杀的危险。

    幸好他跑了,因为他前脚走,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