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长枪腰刀带不进去,只能带短刀入城,不知道胜算如何啊。”何龙只是一听就明白,司马季这是准备复制当时偷了高句丽关隘的行动。

    “总是有风险的,只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这百名士卒危险,我上万的攻城大军就能保留下来,再者金山城应该不难偷。”司马季又不是没听护卫谈过金山城的城墙,大概就是他前世楼房的高度,多说一句,司马季的家是二楼。

    如果认为最近晋军只是马放南山那就错了,司马季也偷偷的制造了攻城军械,只不过藏得很好,现在没有拿出来而已,幽州商船上面也带来了不少,强攻、围困还是偷营,这只是办法,准备则是要方方面面都要做的。

    “我马上就去挑选敢死之士,大将军,你这边需要不需要做出一些准备。”何龙点头开口问道,“到时候殿下的安慰才是最重要的。”

    何龙可是相当害怕司马季有三长两短,要是统帅把自己搭进去了,他这个主将还有好果子吃?司马季知道何龙的顾忌,无所谓道,“本王自有考虑,不会身陷险地。”

    “大将军,新罗王使者出城,商谈在城外的册封事宜。”大帐之外一名军士急急忙忙的走进来禀报道,“现在使者正在大营外等候。”

    “成了!”司马季哈哈一笑但有马上收敛,换上另外一幅神色对着报信的军士开口道,“既然是新罗使者,不可怠慢,马上让他进来。”

    新罗使者的来意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试探,不过试探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方连试探的举动都没有,司马季也知道此时是关键时刻,便和对方虚与委蛇,一会说算算时间,京师的册封诏书应该在路上了,一会说准备在郊外设下高台共襄盛举,什么礼数要周到,不能怠慢等等,要体现出来上国的威仪,这可不是小事。

    燕王虽说不学无术,对此知之甚少,可用来忽悠一个新罗使者还是不成问题的,这种机会在大晋内部根本就不会有,如此装逼的时刻司马季不会轻易放过,满足自己多年以来被压制的学识。

    “燕王果然是饱学之士,小人佩服。”新罗使者被这么云山雾罩一番,连连作揖拍马屁。

    “所以说你们这些小邦,多和我们学习没有坏处。”司马季端着架子详细阐明了我方意见,然后等着对方赶紧三呼万岁,纳头便拜。

    按照司马季的意思,高台已经开始搭设了,处在晋军大营和金山城差不多的中间点上,那里最为合适,距离金山城近了燕王感觉到不安全,距离晋军大营近了,新罗王可能觉得不安全,在那里正好是一个安全距离,双方心里都能接受。

    这当然和封禅无法相提并论,汉代以来,泰山下东方设坛,举行一次封礼祭天。下埋玉牒书.之后,皇帝与少数大臣登上泰山之巅,举行了第二次的封礼。祭天采用祭太一神之礼,设坛三层,四周为青、赤、白、黑、黄五帝坛,杀白鹿、猪、白牦牛等作祭品,用江淮一带所产的一茅三脊草为神籍,以五色土益杂封,满山放置奇兽珍禽,以示祥瑞。

    司马季倒是不在乎做一些表面工作,但他害怕新罗王命薄承受不住,所以简化简化在简化之后,弄出来一个过得去的布置,用来举行册封仪式。

    “我已经决定了,等到大晋圣旨到达便领旨接受册封。”昔儒礼长长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因为主和派声势高涨,最终选择了采纳大部分贵族的意见。

    虽然昔儒礼的声音不算大,但是宫殿之下的贵族们还是听了个清清楚楚。明白自己的王已经做了决定,大多数贵族心中还是松了一口气,安生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大概十天之后,司马季已经一切准备就绪,让到这里没几天的带方郡太守张统,亲自去金山城内,和城内的新罗王和众多贵族见了面,还专门讨论了一下礼数方面的事情,并且表示新罗王一定要以臣子之礼对待。

    等到张统离开的时候,带来了的数百名士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