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平安一生。”

    “这倒不用,你的地位没有人会惦记,本王把不想把自己的封国扔掉,跑到百济来看海钓鱼,你仍然是百济部落的首领,这点毋庸置疑。百济人也同样是你的子民,没有人想要夺走他们,不过这个行政官员么?治理国家责任重大,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人。”司马季没有叫责稽起来,事已至此他根本没想装作虚怀若谷的样子。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司马季干掉了新罗,现在的三韩之地略微有些不平衡,百济现在必须要做出一点妥协,肯定不可能和之前禁军没来的时候一样。至于是交出兵权,还是交出政权,责稽总要做出取舍。

    “殿下说的不错,治理国家需要一些人才,百济没有这种人才。”责稽不敢有一点怠慢的开口道,“百济久慕上国的威名。”

    “起来说话吧,入秋了,地上有点凉。你仍然是百济部落的首领,这点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只要我大晋存在一天,你就安全一天。”司马季手一挥让责稽起来,对方既然识相,这就没什么说的了,他也不是非要逼着责稽自裁,只不过打着改土归流的主意。

    改土归流并不是一次到位,这还要看王朝的执行力怎么样,先改土府,后改土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朝廷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封建王朝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

    这玩意一看就是需要时间的事情,不能换一个皇帝就给忘了。所以实行改土归流的王朝朝廷内部绝对不能出现问题,朝廷要团结,地方的部族首领就无法反抗,早早晚晚都会被一个个干掉,现在三韩的局势很清楚,只剩下百济一个部落。

    这时候司马季就可以暂时收起屠刀,表现自己怀柔的一面,因为他已经把三韩杀服了。等到内地的移民过来,一切就尘埃落定。

    “殿下,责稽同意了?”等到责稽离开之后,何龙从殿外进来急忙开口相问。

    “他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司马季也就笑笑道,“形势比人强,打不过就低头服软,本王也不是非要他的脑袋,不过话说回来了,不知道内地的移民什么时候到,咱们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司马季不知道,其实京师已经下旨征召移民,第一批移民已经从青州出海,坐着船跨海而来,而目的地就是带方郡,这也是目前中原和半岛之间最为熟悉的路线,至于三韩之地的航线,那还要等等,现在还没玩明白呢。

    而比移民更早前来的则是,新的临屯郡太守,朝堂在做这种决定的时候,往往都是很快的,来的人司马季一听也不是外人,祖逖的弟弟祖约。

    之所以新郡太守的位子能到祖约手中,第一肯定和祖约的出身有关,第二则是临屯郡确实也不是什么香饽饽,司马季的奏疏当中说的已经很明白,三韩之地已经千疮百孔,新太守来了肯定不是过来躺着赚钱的,恢复民生、休养生息一件都躲不过去。

    见到祖约司马季也没多热情,就是常规的勉励一番,告知实情这就可以了。他记得祖逖死后,执掌其部下的就是祖约,祖约叛乱失败之后,就去投奔石勒,最终被石勒所杀。

    这怎么说呢,一家里面出两个扶不上墙的烂泥,也不是多新鲜的事情。张弘范和张世杰也是一个宗族的,各为其主选择不同,这就因人而异了。

    不过虽说是这么想,司马季心里面还是有些不能释怀,三韩被自己祸害一遍,万一祖约把这里弄的民怨沸腾,他岂不是还要再来一次?

    “看在祖逖的份上,给他一次机会。”司马季这么说服着自己,说不定环境变了选择上就不同了,到时候中原大乱祖约在这里好好装死,省的关键时刻又给他哥丢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