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六章 世界之林

    11  克里米亚战争

    必须清楚,在谈克里木战争也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之时,必须了解战争前的国际局势

    那就是长达40年的沙俄霸权。

    谈俄国霸权,就必须谈到他的建立者,亚历山大一世,也就是1801年-1821,11月17日在位。

    谈到他就必须谈到俄国元帅库图佐夫。

    谈到库图佐夫,就必须谈到他一生的坎坷经历,还有他的死敌,哪位至今法国人还在怀念不已的拿破仑大帝,

    最后大家不用在说了,让欧洲主要国家均损失惨重的拿破仑,最终败给了养精蓄锐的俄国。

    或者说是东欧的寒冷饥饿。

    但不可否认,就连英国也无可奈何的百万拿破仑大军被库图佐夫消灭的事实。

    借助大胜的威望,和其他各国的虚弱。俄国,沙皇帝国雄起了。在1815年,踩在昔日欧洲霸主法兰西的尸体上建立起了俄国的欧洲霸权,

    普奥默认了,法国屈服了。英国人在俄国主导的“神圣同盟”前面。也让步了。

    但是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决定了他不会让俄国独霸欧洲,乃至世界。

    于是英国俄国主导的四国同盟建立了,不仅仅有普鲁士和奥地利,后来还加入了了法国。

    之后长达40年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没人想改变吗,

    英国不甘心,他要主导欧洲,法国了。

    波旁王朝有心无力,维持了15年统治后,1830年7月革命仅仅三天查理十世逃走了。

    “七月王朝”建立了

    由于拿破仑的压迫,欧洲觉醒了,近代主权国家理论深入人心。

    为了打到这个体系,比利时起义了,独立了,撬开了一角。维也纳体系走向奔溃。

    他的终结源于克里木。1848年的欧洲革命只是试探,俄国沙皇也就是亚历山大一世的三弟尼古拉一世非常霸气的充当了欧洲宪兵总司令的角色。

    这时所有人必须承认拥有百万大军的俄国的极盛。

    奥地利需要他镇压匈牙利起义,其他各国王室依靠他维持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

    顽固守旧的尼古拉在上位之初就残酷镇压了1825年的“12月党人起义”对于起义深恶痛绝。

    几年后他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南下计划。

    那就是摧毁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接管东正教的圣地伊斯坦布尔。让他变成东都莫斯科之外的第三都,南都君士坦丁堡,恢复东罗马帝国的荣光

    看看俄国的统治者,一直以凯撒自居,沙皇的由来也是如此。

    信奉东正教的尼古拉打着保护东正教徒的名义挺进了巴尔干。

    他想控制局面就像以前的八次俄土战争一样控制局面。比如1806年-1812年,那次在拿破仑支持下,土军进攻了俄国,但付出惨重代价后失败,国力衰弱更加明显,然后是1828-1829的第七次俄土战争,俄军再次重创土军,逼迫他承认希腊独立。奥斯曼在土耳其的统治更加趋于崩溃。欧洲所有国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外力,虚弱的西亚病夫,土耳其会崩溃。

    那时黑海会是俄国的内海,就像中国的渤海一样,可以任意新建军舰,将黑海舰队发展成世界性舰队。

    然后就在土耳其海峡,即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任意出入。只要修建足够的炮台,英国舰队都不敢进入这个狭窄的海峡,那简直是找死。

    主要还是木质战舰的英国战舰根本顶不住巨型的海岸炮打击。

    除此外超过6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并入,也会让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