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十章 第二次 中英战争2   印度策略

    就在海军改组之际。

    洪秀全也没有闲着,他的督促下“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的策略下。

    中国开始全力帮助印度反抗英军。

    克里木战争已经表明,自己出钱,别人出命,消灭英军的策略是可行的。

    不然现在英军就可以抽出数万军队围攻中国了。

    “印度之乱”这是英国人的说法。作为世界密度仅次于中国和欧洲的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众多,但偏偏宗教复杂。

    他起源于克里木战争期间1856年10月杀人印度的沙俄军队,仅仅4万余英军的印度根本顶不住,就是加上20万心怀仇恨的土军也顶不住,他们太分散。

    1849年,东印度公司迫使阿富汗割让旁遮普省开始,他们宣布取消20万雇佣军的特权,使得军队已经不满,抵抗更加不用心。

    加上俄军本来就野蛮,他们也当不住,于是之后旁遮普以及北部的克什米尔省长期成了俄国“势力范围”

    1857初-1858年,9月,这段时间中国没有直接插手,一直是俄国人在抢地盘,抢市场。

    1858年,8月1日,英国宣战后,中国紧随着宣战。

    于是中国开始全面帮助印度人“独立”但是中国的策略一开始就和俄国不同,源于洪秀全。

    天京

    天王殿

    “英国已经宣战,他们的战书就在路上。我们必须,反应,至少,对英宣战”

    “是的,海军已经准备好了”陈阿贵激动地跟随。

    、、、、、、、、

    “光着眼中国是不行的,咱们要有,世界观,要全球化看世界”

    “您的意思是”洪仁玕道

    “印度,如果,印度能帮助我们消灭30万英军,就像俄国人干掉70万西洋军那样,你们觉得英国可以派多少人,进攻中国”

    杨秀清道“此计甚妙,我们是援助那些王公,还是我们暗中扶持的农民军领袖”

    作为农民起义的产物,他们更加希望扶持农民军”

    “咱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根据情报,我认为,这些人,可以成事,除了给我们带去大量市场和财富的孟加拉公国以外。咱们还得直接派人训练这几位的军队,或者,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地盘,现在的印度就是中国古代的东汉末年,孟加拉就是孙权。

    短期内没有进取心。那么我们就必须扶持一个曹操出来,最后还能扶持一个刘备,如果有袁绍和袁术就更好了。”

    “天王兄,此计大秒,比喻恰当。”

    “谁人可以称为刘备,谁人可以为曹操”

    洪仁玕必须搞清楚,这意味着他们的钞票不会打水漂。

    “这个占西女王就是刘备,这个巴克德-汗如果能掌握中部40万军队的话就是曹操。

    至于这个坦地亚-托比,勉强可以当张鲁,韩遂的角色,

    昂瓦尔-辛格,老当异状,可以扶持他当袁绍。至于其他人,估计没戏,再说,也得给俄国盟友一点“威望”让他们去扶持汉献帝,那个软骨头”

    显然对于莫卧儿那个皇帝一点也不感冒,既不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又不提出争取农民阶级利益的土地纲领。

    反而宣布,维护各地王公的继承权的诏书,也就是只废除1848年英国总督戴贺胥出台的“丧失权利论”

    也就是王公死后土地归东印度公司接管,没有继承权。之后的奥幼德王出台的宣言。都是维护王公的。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