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宁忆有些担心李玄都。

    不过宁忆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之人,所以并未开口询问,而是默默地拔出双刀,朝着上官莞走去。

    李玄都单手持“紫云”,朝着王天笑行去。

    上官莞不必对上李玄都,在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虽然她也隐隐猜测到了李玄都的状况不是太好,甚至已经十分虚弱。不过与李玄都的数次交手,已经使得李玄都在她心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随着李玄都跻身长生境,甚至到了未战先怯的程度,所以她也不想去主动挑战李玄都,只要对付眼前的宁忆就好了,毕竟宁忆也是一大劲敌。

    相较于上官莞的稚嫩,王天笑就是老而弥辣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思便定,眼力便毒,一眼就看破了李玄都的虚实,所以丝毫不惧,主动开口问道:“清平先生,你还有几分余力?”

    李玄都淡淡一笑,“余力不多,杀你应该是足够了。”

    王天笑伸手一指身后的镇魔井,问道:“清平先生看到什么了?”

    李玄都抬眼望去,却见整个井口被王天笑密密麻麻贴了不计其数的符箓,一层叠着一层,看不到井口的本来面貌,周围又以不知名的鲜血在地面上绘成符箓图样。

    李玄都道:“倒也难为你们了,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布置好阵法。”

    “基本功而已。”王天笑淡然道,“只要一炷香的时间,就能破开镇魔井的禁制,清平先生请抓紧罢。”

    李玄都暗忖:“姜是老的辣,我却是吓不住他,不管他说的一炷香时间是真是假,我也只好动手了。”

    平心而论,李玄都虽然没有因为走火入魔而伤上加伤,甚至还小有收获,但并不意味着李玄都的伤势完全好了,他只是暂且压制住了伤势,如果有的选,他半点不想与人交手,只想尽快救好秦素,然后闭关养伤,可形势如此,他没有其他选择。

    李玄都举起手中的“紫霞”,身形前掠。

    不知何时,王天笑的手中也多出一

    把长剑,青光隐隐,唯有剑锋上有一线血红之色,时隐时现。到了王天笑这等地位的江湖巨擘,未必有仙物,也未必有半仙物,但宝物是绝对不缺的。

    在道门之中,绝大多数人的兵刃都是长剑,用刀的反而是少数,阴阳宗的宗门传承之物是“阴阳法剑”,绝学是“太阴十三剑”,王天笑作为阴阳宗的宿老,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李玄都没有料到王天笑竟然敢和他斗剑,这算是攻敌之长了。

    两人同时出剑,顿时陷入颤抖状态,一时间剑气纵横激荡,长剑所过之处,留下一道道操社会向的诡秘痕迹。

    两人用的都是“太阴十三剑”,招式相同,封死一切辗转腾挪的空间,不给对方任何隐匿遁走的机会,犹如无孔不入的清风,又死是绵绵不绝的细雨,无所不在,结青丝成网,只要稍有差池,就要被剑网一举绞杀。

    不过两人的剑意又有所不同,王天笑的剑意充满杀气,又透出几分死意,十分契合江湖中人对于“太阴十三剑”的认知,可李玄都的“太阴十三剑”却是截然不同,不存在杀气,而是浩大和漠然,就如浩瀚天地,漫天群星,生也好,死也罢,它们始终无动于衷,人间的喜乐苦痛与它们没有半点关系。这俨然是“北斗三十六剑诀”和“南斗二十八剑诀”的剑意。

    李玄都的剑意虽然偏离了“太阴十三剑”的根本,但却融入了他对于剑道一途的领悟和演绎。

    术相同而道不同,自然是道高者胜。

    王天笑的剑意一味至阴,却是失却了“阴阳”二字的真谛,玄女宗的“玄女宗”开篇即言:少阴入老阴,老阴生少阳,少阳化玉阳,玉阳归玉阴。否极泰来,阴极阳生。“太阴十三剑”名中有阴,却也能由阴转阳,阴阳相济。此时李玄都便到了阴阳相济的境界,杀意死意也会变化为生死轮转。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