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而且清微宗的水军已经顺流而下,直奔大江入海口。

    秦襄是沙场宿将,从收复西北到北伐金帐,再到南下入关,一生经历大小战事不下百余场,行事稳重,不会轻敌冒进,以二十五万大军配合水军齐头并进,又有道门和依附道门的各路世家暗中配合,在秦清看来,南魏小朝廷不足为虑。

    在此期间,李玄都的精力则主要放在儒门身上,他不杀一众儒门大祭酒山主,就是为了让这些大祭酒山主来帮他稳定局势,毕竟以道门现在的力量,还无力在短时间内全面接手儒门留下的权力真空,仅就眼下而言,扶持一个听从自己命令的儒门来协助道门掌控天下,是最合适的办法。这也是李玄都主张三教合一的缘故,在三教合一的名义下,扶持儒门就显得顺理成章。

    除此之外,就是李玄都关于进一步整合道门的谋划了。

    张静修李道虚秦清三人在北邙山翠云峰上清宫祭天,重立道门,三人被尊称为掌教大真人,是为初步整合道门。

    李玄都如今决定在三人基础上更进一步。

    主要便是增设一位大掌教,又称掌教大真人,统领道门上下。大掌教不能实行继承制,不能以师徒血缘伴侣的关系进行继承,而是推选制,类似于上古时的禅让制。

    在大掌教之下,设有三十六位真人和三位大真人,三位大真人是为副掌教,在大掌教空缺或者暂时无法履行职权时,三位副掌教轮流代行大掌教权柄,重大事宜则由三位副掌教共商而决。

    三十六位真人拥有推举大掌教的资格,也拥有被推举成为大掌教或者副掌教的资格,地位尊崇,在道门位于第三层级,仅次于大掌教和三位大真人。

    先前李玄都封玄真大长公主为玉盈真人,又封上官莞为栖霞真人,便在三十六位真人之列。

    李玄都深知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先前的道门散落成二十余个宗门,现在想要一下子便将二十个宗门整合成道门是不现实的,故而他决定暂缓一步,效仿儒门的理学心学之分,在宗门和道门之间恢复“道”一级,也就是太平道正一道全真道,分别对应三位大真人,三位大真人既是副掌教,又是三

    道首领。

    正邪两道二十二个宗门,除去无道宗道种宗金刚宗真言宗,还有十八个宗门。再除去静禅宗这个佛门宗派,还有十七宗,李玄都打算将蜀山剑派唐家堡递补进来,并将两家以及其他蜀州势力合作一家,称蜀山宗,将天乐宗浑天宗真传宗等几个小宗并入忘情宗中,统称真传宗,总共十五个宗门。

    如此便是三道十五宗,每道五个宗门。

    按照李玄都的设想,太平道包括清微宗太平宗补天宗皂阁宗牝女宗。正一道包括正一宗慈航宗法相宗蜀山宗真传宗。全真道包括阴阳宗妙真宗东华宗神霄宗玄女宗。

    太平道作为李玄都的嫡系,同时拥有清微宗和补天宗两大宗门,又有太平宗这个财神爷,最为势大。

    正一道中的蜀山宗真传宗皆是几方势力整合而成,实际数目远不止五宗之数,又有慈航宗这个财神爷,再加上正一宗这个老牌大宗,也不逊色太多。

    如此一来,全真道虽然拥有阴阳宗这个大宗,但还是最为势弱,李玄都为平衡三方势力,将巫咸陈眠纳兰絮玉盈真人归入全真道之中,使全真道不逊于另外两道。

    三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如划分州界,犬牙交错,使其不能形成独立割据之势。

    再有就是三位大真人的人选,李道虚和张静修已经飞升离世,秦清登基称帝之后,也不再适合担任大真人,李玄都则要出任大掌教,三位大真人的人选便要从一众宗主中挑选。

    首先是太平道大真人,李玄都要选一个能够同时压服清微宗和补天宗之人,除了李玄都本人之外,秦素是不二人选。

    其次是正一道大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