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史书说朕苛刻贵族,忘记了当年贵族先祖和我熊氏先祖一同开业之情,毁了天下共享之的承诺;

    那燕国呢?

    燕国皇帝马踏门阀,不也成了么?

    那晋国呢?

    虞氏对待封臣如何而封臣如何对待虞氏的?

    成王败寇,

    成王败寇罢了。”

    摄政王摊开手,

    道:

    “茶。”

    两杯香茗端上来。

    摄政王端起茶杯,没喝,而是洒在身侧地上。

    “以茶代酒,先敬郢都,敬那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

    孟寿则端起茶杯,

    道;

    “可惜臣老了,否则臣真想为王上身边一待诏,为王上写那起居注。”

    “是昏是明,还不得明朗呢。”摄政王笑道。

    孟寿摇摇头,

    道:

    “史家眼里,没有昏和明,最怕的,是中庸。”

    “一般,家才这般觉得吧?”

    孟寿笑道:

    “拿笔杆子的,都一个样。”

    ……

    昭文通现在很痛苦,

    他原本在这里驻扎着对应着那支燕军,应该是燕国平野伯部。

    第一次,

    楚军可以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去挤压燕军。

    昭文通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没吃过猪肉又怎么可能没见过猪跑不是?

    可能骑兵在其手里用得没有燕人将领那般精湛,但大概该怎么用,该如何发挥出骑兵的性能,军旅这么多年,家传又这般久远,怎么会不晓得?

    所以,

    布兵压阵,

    骑兵压缩,

    昭文通成功地将燕国平野伯部给压缩进了一座县城里。

    县城的城墙不高,占地也不大,谈不上什么易守难攻。

    但一开始因为担心燕军会趁着自己围城时去尝试突围,所以昭文通选择了最为稳扎稳打地方式,像是侍女扫地一样,一点一滴地将外头的灰尘全都收拢起来。

    反正独孤牧那老东西给自己军令就是对住这支燕军,让他们不要再在自家后方乱窜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急,慢慢拾掇。

    同时,昭文通也清楚这支燕军里,有万余青鸾军士卒,是楚军,近乎和燕军的数目相当。

    所以,

    昭文通也想以步步紧逼,日日施压的方式去将面前的这支诡异的“燕楚”联军给分化开来。

    效果,

    是很明显的。

    这些日子以来,对面叛逃过来的楚军数目不少。

    昭文通觉得,再过些时日,等到那位平野伯麾下的士气再低落一些,就能够尝试真正的开始攻城了。

    到那时,面前的燕军在失去锐气之后,就不会再是难啃的骨头。

    然而,

    谁成想,

    忽然间一支燕军骑兵竟然从自己后方包了上来。

    四万余靖南军骑兵,从行军时的军容上来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绝对是燕军的精锐。

    昭文通麾下兵马散得有些开,但好在燕军来袭,他的外围哨骑提前对本部进行了通知,所以昭文通马上就收拢了部队,撤出了对平野伯军的包围。

    而靖南军也因为长途奔袭,人马疲惫,罗陵也就没有直接下令进攻,双方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