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不起,是抱歉,也告诉他们,无论人生任何时候,你都要运动,都要开心的面对一切,长大了做个正直的人,愿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公正的待遇,快乐一辈子,老师走了,都是被逼的,希望他们能懂吧!

    到了街上,天依旧没有大亮。小七将寄给自己父母的信投入了邮局的邮箱里,然后带我出发了。她很明确的告诉父母,她要带着心爱的男人远走高飞,去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生活、工作,等成功了再回去见父母。

    小七那一次也是相当给力,不仅带上了六儿留给她的钱,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小积蓄,加起来快六万块了。而我呢,给我二舅和小舅舅电话,分别借了五千块,叫他们不要告诉我爸妈。这两个舅舅一直是支持我出来发展的,二话没说就给了我一万。所以,我和小七身上是快七万了。

    我们离开果城,先北上,翻秦岭,过汉中,到达西安。全是小七开车,她连实习的牌子都撕了,车技很不错,像个老司机。当然,她买的就是自动挡的车,很好开。路上,也没什么交警拦车。

    一路走,一路玩。有时候我们也不急于赶路,所以有时候天黑了,也懒得找什么城镇宾馆居住,把车停在一些安全的岔道里面,就在车上过一夜。我们的行李不多,车内空间足够折腾。

    有时候吧,小七还教我开车。自动档就是好开,学起来很快的。随后的日子,我都能大着胆子在路上飙了。

    在西安,我们自然是去了什么骊山华清池、秦皇陵,还驾去了华阴市,爬了一回华山。之后,我们才前往宝鸡,然后出陕西,进入甘肃。

    后面的旅途,便是敦煌、青海湖,临近十一月的时候,我们才过玉门关,最后进入吐鲁番。

    一路走,一路玩,走走停停,因为身上有些钱,所以心里不虚。那一段旅行时光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辛苦,挺浪漫的。甚至有时候觉得累了,就找个城市住上一两天再出发。

    我们尝过很多地方的美食,但比较回味的,还是我们过戈壁滩的时候。晚上在车里抱团取暖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找到了一片小小的加油站。在那里,有卖早点的。早点摊是回民开的,我们一人喝了一碗羊杂汤,四块钱一大碗;啃掉了三只雪白的蒸馍,五毛一只。

    我的那个天啊,那时我人生喝得最美的一碗羊杂汤,汤汁白里清盈,味道特别鲜美,夹着椒叶和小葱花的香气,一点腥膻味儿也没有,羊肝嫩,羊肉韧,羊肺子都特别爽滑,回味无穷。蒸馍也非常地道,有小麦的清香,带着微微的甜。

    后来我也喝过不少的羊杂汤,但始终找不到那家小摊点的味道了。再后来我又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加油门变大了,早餐点的回民早已不知去哪里了,代之以更大的餐饮店了。也许吧,时代越向前,人们越向钱,于是很多东西也就越假了起来。

    过吐鲁番,玩火焰山,最后去乌鲁木齐。在乌市停留三天,大盘鸡和烤全羊都吃过,感觉只能说是一般,最回味的竟然还是拉条子拌面。也许吧,全国最好的面粉在新疆,因为小麦生长周期长,有足够的光照。所以那里的面粉做出来的拉条子韧劲十足,柔韧余香的感觉。后来,在国内其他一方,一看到有新疆拌面的馆子,我总会去吃上一盘拌面,但始终是没有新疆的那种味道。这不是因为当年是与小七同行的心情好有关,而是真的感觉不一样。

    从乌市出发,快七百公里才能到伊犁哈萨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途中,我们还在昌吉市有过停留,因为那时候据说刀郎在那里居住、创作。也许吧,我们也有点追星情节,只是没那么烈而已。

    到达伊宁市的时候,天色刚黑。小七的同学小柯接到了我们。小柯叫柯梦君,长得挺清秀的一个女孩子,原来跟小七在南山中学一起读到高二,成绩一般,便随父母到了新疆落户,因为新疆好考大学一些。柯梦君的父母早年就在伊宁做事,主要是租地种葡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