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凌河中左千户所,明宣德三年建城,位于大凌河西,小凌河东,离锦州四十里。

    此处乃是战略要地,不管是东进辽东腹地还是西去山海关,都要经过此地。也因此,此地多受兵灾,城池屡次被毁而后又重建。此时的这座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已是被建虏毁去,只留下断壁残垣。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四年时这里曾爆发了著名的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不但一举歼灭了明军在关外的机动力量,而且还首次动用了火炮部队,成立了火器营。最为关键的是,他借口莽古尔泰御前露刃从而一举扳倒了莽古尔泰和代善,实现了唯我独尊的局面。

    然而,因为胡广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原本的大凌河之战没有发生,莽古尔泰也早已被杀,一切都和原本的历史不再一样。

    冬日已经落到西边,估计还有一个时辰左右便要落山。寒风呼啸,****绝迹。不过隆隆地马蹄声,犹如闷雷一般从西边隐约传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建虏的探马很快狂奔出现,直奔大凌河口。

    “咴咴咴……”的战马嘶鸣声响起,建虏探马熟练地勒马急速停住。在他们的面前,是一座被毁去的浮桥。

    建虏探马头目稍微皱了眉头,左右一挥手,便有手下往上下游奔驰而去,主要的目标自然是那座只留下断壁残垣的城池。

    只过一会儿的功夫,撒出去的探马便回禀,显然是没有发现情况。建虏探马头目再次一挥手,有一名手下调转马头往来路而去;而他自己则和其余手下下马牵着战马小心翼翼地踏上结冰地大凌河。

    身为辽东土著,自然知道这个季节里,这条大凌河上的冰足以承受人马的重量。只是因为冰面滑溜,不得已要小心渡过。

    刚过了大凌河,建虏探马们便熟练地翻身上马,一骑绝尘而去。

    建虏大军没过多久也出现在这里,早已得到禀告的多铎并没有多在乎浮桥被拆。反正不是锦州的明军所拆,便是辽东到处流窜的叫天军或者汉奴所拆,没有其他可能性。

    拆浮桥的目的,不外乎是延迟大军的行军速度。如果是其他季节,特别是夏秋的大凌河汛期时,那还真能被他们如愿,可如今可是冰冻三尺的严冬,又怎么可能被阻在这里。

    因此,当有将领来请示是否就在这里扎营时,便被多铎大骂了一顿。要是那样,就如了叫天军的意,让他们能以少量人马驱使大量汉奴继续在辽东腹地祸害。

    眼下要尽量减少辽东的损失,减少满人被杀,城池被攻占,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辽东。只要发现那些贼人,不要说有七千骑军,就算只有一千大清骑军,都能屠灭了他们。

    多铎甚至也早有这个打算,等过了这片辽西走廊,到了辽东开阔之地后,就把手中的大军分成三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过去,把遇到的所有叫天军和汉奴统统屠了。

    也是基于以上理由,多铎心急赶路,以至于探马虽然拼命在探路,可也就只在大军前面一点而已。

    多铎得探马禀告,知道附近没人,其实就算有人也不怕,他大手一挥,当即命令大军渡河。

    于是,沿着大凌河的岸边南北延伸,黑压压地建虏人马如同一大群蚂蚁一般铺开,纷纷下马牵着缰绳,小心走上冰面。

    冰面的滑溜那是没得说,就算再小心,也有人和马滑倒的情况发生。只要一人或者一马倒了,便会连累周边的同伙都跟着滑倒。战马吃疼地“咴咴咴”声不时响起,夹杂着同伙的埋怨声。一时之间,人喊马嘶,热闹非凡。

    冬日越发的偏西,估摸着半个时辰后便会落山。大小黑山夹着这边的渡口,有些地方已经照不到阳光了。

    在大黑山的一处坡上,有一伙人穿着土灰色的军装,就伏在冰冷的地上观察着大凌河上的情况。如果不仔细去看,根本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