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还得张林生自己慢慢去领悟。

    陈诺自然不会管这些的。

    对陈诺来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店铺,只是为了方便给自己手里有钱了这个事情,在身边认识的人面前多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再一个,就是帮着浩南哥弄个营生,也算是报答一下被自己坑了很多次的张林生。

    何况,西北的那次事情,张林生是非常讲义气的,豁出命来保护孙可可。

    这份情分,得报答!

    但是呢,店是开了,营生也做起来了。

    具体怎么经营,陈阎罗就不会插手这种小事了啊。

    这些就只能看张林生自己怎么领悟了。

    这一点,陈诺的想法倒是和磊哥不谋而合了:任凭张林生去摔打,摔着打着,慢慢就能练出来了。

    ·

    张林生也确实没闲着,这些日子来,对于经营之道,也是琢磨了好久。

    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和老头子聊完了,夜里躺在床上的,脑子就里各种琢磨。

    有时候白天,还会偷偷的跑去大明路的别家车行里,东走走,西看看。

    磊哥那边他自然也是去待过一些日子。

    堂子街的车行的经营模式,磊哥都跟他细细的讲过,也都讲透了。

    但张林生觉得还不够。觉得在营销模式上,还有点单一了。

    他们的车行做的其实就是一个销售,代理品牌做销售。

    说穿了就是个买卖人。车都不是自己产的。

    经营规模也小,远远谈不上竖立自己品牌的的程度。

    那么其实做文章的地方也就不大了,想来想去,无非就是在营销和推广上下功夫。

    一来二去,还真让张林生琢磨出了一个招来。

    ·

    骑电瓶车的用户,首先年轻人很少。

    年轻人么,喜欢时尚,喜欢消费,喜欢吃喝玩乐那些。

    电瓶车这种东西,即不好看,又不拉风,年轻人不是主力消费群体。

    主力消费群体,一般来说都是成年人或者中年人。

    尤其是那种拖家带口的成年人。

    店里的几个营业员偶尔聊天的时候,有人出主意,提议这位小张老板,安排人去附近的大学去发传单。

    这个建议直接被张林生否掉了。

    你见过几个大学生会买电瓶车的?

    真的买电瓶车的,都是那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

    买来电瓶车,都是骑了去上下班,或者去买菜,或者是接送孩子。

    发传单倒也是个办法,但不能去大学发。

    张林生让人去附近的印刷店里,订了几箱传单,弄了一些优惠的活动。

    然后,把人派了出去。

    发传单的地方,张林生瞄准了两个地点。

    一个是附近的两个大型仓储超市。派出了两个能说会道的店员,每天跑去超市的出口发传单,特意叮嘱了,主要瞄准那些年纪三十岁往上,五十岁往下的成年人。

    拖家带口的尤其是要重点关注!

    至于那种年纪轻轻的小情侣学生CP,可以直接无视。

    第二个地点,则是附近的几个幼儿园!

    每天就在孩子放学的时候,去幼儿园的门口和路口附近发传单,主要针对接送孩子的家长投放。

    ·

    还别说,这个法子还真起了些作用。

    发传单之后,头三天就有客户拿着传单找上门来来,卖出了几十辆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