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聪明,居然记下来这么多。”

    刘春骄傲的仰着头,她可是认真的听清瑶讲了的。

    刘春看了一眼二叔家的刘梅和刘荷一眼,她们肯定没有自己记得多。她们两人就是笨蛋。

    刘梅对于刘荷的显摆毫不在意,反正自己清楚自己记了多少就行了。

    刘书和听到大儿媳,孙女说的各种药材,有些他倒是知道是药材,但是大部分都不知道是药材。

    知道这些常见的野草是药材,刘书和让她们没事的时候,就去采药材。这以后也算是家里的一项收入了。

    之后,就能看到村子的妇女和小孩子们,在挖常见的野草炮制。

    村子其他人打听了一下,知道他们是在挖药草,也跟着一起挖。

    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刘书和家带着炮制的各种药材去了镇上的药铺。

    镇上有两家药铺,刘书和驾车牛车去了和仁堂药铺。这仁和堂掌柜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对人很和善。

    而且仁和堂铺的药也比春善堂的药便宜一两文钱。不要小看这一两文钱,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能节约一两文钱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胡掌柜和善的问道,“老丈,要买什么?”

    “掌柜,不知道你收药材吗?”刘书和询问道。

    “收呀,老丈要卖的药材在哪里?”

    刘东福和刘东德两人,赶紧把药材搬了进来。

    刘书和打开几个麻袋,“掌柜的,你看看。这些收不收?”

    胡掌柜从柜台走了出来,看了一下麻袋中的药材。都是常见的一些药材,他捞起来看了一下,炮制的不错。

    看了几个麻袋的药材,胡掌柜问道,“老丈家中还会炮制药材。”

    因为很多卖药草的庄户,都是卖的新鲜的。很少有炮制好送来的。

    刘书和说道,“是跟着村里人教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掌柜的,这炮制的还行吗?”

    “炮制的很好。”胡掌柜说道。

    “这些药材我都收下了,红蓼、半夏七文钱一斤,五灯草、柴胡八文钱一斤,白芷十二文钱一斤,至于其他的都是五文钱一斤。老丈要是觉得这价格如何,要是可以。我就让药童来拿秤来。”

    刘书和点点头,“可以可以。”

    胡掌柜让药童拿了秤来,然后把药材秤了一下。

    等撑完了药材,胡掌柜立马拿出算盘,给刘书和他们算钱。

    “一共是四千两百三十八文。”胡掌柜说完,然后拿出四两银子和两百三十八文铜钱递给刘书和。

    “老丈以后还有药材,都可以送来。”胡掌柜笑着说道,“老丈,你可以多采一点柴胡、白芷、黄芪、山药、白术。这些药材都用的很快。”

    “好的掌柜。”刘书和连忙点点头。

    刘书和揣好银子,然后带着两个儿子走出了仁和堂。

    他们没有想到药材这么值钱,一个月能够挣到四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四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