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记忆碎片都比较破碎,并不是特别完整和连贯,但楚歌还是看的很认真,因为他知道,这其中或许就有一些关系到通关的重要信息。

    ……

    记忆中的画面仍旧是第一人称视角,楚歌看了一阵,才意识到这个视角属于王文川。

    皇榜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在楚歌的视野中,王文川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从后往前看榜,而是非常自信地直接看向榜首的位置。

    果然,他在第四名的位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金榜题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也意味着王文川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收获,在他22岁这一年,成功地进入了齐朝的官场,准备做出一番事业。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说他是一名顶级学霸,完全没毛病。

    去吏部报道之后,王文川转身离开了繁华的京城,来到了齐朝的地方州县。

    一眨眼就是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中,他的足迹遍布了许多的州县,历任判官、知县、通判、知州等一系列的职位,实打实地从基层做起,由政绩提拔。

    而在这些一闪而过的记忆碎片中,楚歌也看到了一些特别的场景。

    其实,王文川早就有机会去做京官。在他曾任节度通判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朝廷的考试进入朝中,然后慢慢地熬资历,顺理成章地获得提拔,快速进入齐朝的权力核心。

    而考试,对于王文川这样一个超级学霸来说,本来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毕竟他的文章在当时,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人,而在诗词方面虽然不算第一,但也绝对在顶尖之列。

    但他压根没去参加考试。

    他执拗地去了另一个县城做知县,一干就又是五年。

    从同僚、好友和政敌的眼中,他看到了疑惑。这些人显然觉得,王文川的脑子多少是沾点大病。

    但楚歌此时,却很能理解王文川的心态。

    因为他在历史上,本就是以执拗而著称的人。

    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就要不计代价、不计后果地执行下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齐朝的官员,为了升官发财,每个都在走捷径。

    齐朝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地位最高。而齐朝,更是有着“冗官”的问题,官员的数量也称得上是历朝之最。大量的读书人只要考取了功名,等一段时间,总能谋个一官半职。

    可即便如此,这些官员们也都挑三拣四,只想留在繁华富庶的京城,没几个人愿意去穷乡僻壤的乡下和基层。

    甚至得到任命之后,还推三阻四。

    拉关系,送礼,找靠山,想办法留在京城,混入权力中心,然后攀附某个权贵,很快一步登天。

    但王文川显然不想这样。

    他之所以一直执拗地留在基层,只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往上爬,显然并不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俸禄和前程,而是将它们放到了比较靠后的位置。

    他更关心的是,自己为官一方,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二十年在记忆碎片中,一闪而过。

    但从这些碎片中,楚歌还是能清楚地看到,王文川修过水利,开过荒田,治过洪涝,斗过豪强,提拔学子,秉公断案……

    有一件事情,在记忆碎片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在王文川做县令的时候,春夏青黄不接,农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去年的粮食已经吃完,而今年的新粮还没有收获。各种粮商、士绅,则是蠢蠢欲动,想借此机会抬高粮价、狠宰农民一笔。

    于是,王文川决定,将官府粮仓里的存粮借给农民,让他们在秋收之后归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