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守住京师?什么选贤任能?什么据守黄河?都是废话!

    “若是真有能臣可以为朕做到这些事情,朕还需要每日如此操劳吗?还需要如此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吗?

    “这些百官都是如此,大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可真做起事来,又有谁能让朕真的放心?

    “罢了罢了,快些走,省得被李伯溪给发现了!”

    在不同的试炼幻境中,这位齐英宗其实已经尝试逃走不止一次。

    而在这个试炼幻境中,这还是他的第一次出逃。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如果没有楚歌这个御史中丞的出面阻拦,齐英宗一旦出逃,整个京师就会陷入巨大的混乱中,导致靖平之变提前到来。

    因为齐英宗是此时的正牌皇帝,他没有禅位给别人,那么他跑了,各种政令还是要递交到他的手上的。

    如此一来,整个齐朝会产生三个指挥中枢:一个是已经远逃南方的太上皇齐惠宗,另一个是刚刚逃出京师的齐英宗,还有一个则是留守在京师的左相李伯溪。

    政令不通,互相掣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比齐英宗留在京师还要更糟糕了。

    更何况,天子的公然出逃、抛弃京师,这对整个京师中百姓和士兵士气上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天子在这里,或许还能鼓动百姓守城,可如果天子都跑了呢?

    那只能人人思危,士气瞬间就会崩成一盘散沙。

    所以,李伯溪才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齐英宗出逃。

    如果按照楚歌原本的做法,此时应该是立刻去李伯溪的府上,将这位左相给请来,然后联合主战派的众多官员拦下齐英宗的车驾,将他给劝回去。

    毕竟他是皇帝,就算出逃,群臣又能怎么做呢?

    但这一次,齐英宗的车驾都快到侧门了,一路上竟安然无恙,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官家,已经派人去通禀,让守军开门了。”车帘外,内侍小声禀报。

    齐英宗心中压着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稍微撩开一点马车的窗帘,只看到外面夜沉似水。

    真是个跑路的好时候啊!

    齐英宗不由得再次骄傲于自己的英明神武。

    而这种气氛,连带着整个车驾的其他人,也都出现了短暂的放松。

    到城门了!

    这意味着城内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了。

    周围的这些侍卫,一路上也都是精神紧绷,此时终于可以稍微放松那么几分钟。

    等出城之后,就又得紧绷精神,继续逃命了。

    然而,就在去通知城门守军开城门的时候,安静的夜里,却陡然爆发出一声怒吼。

    “狗皇帝给爷死!”

    齐英宗车驾周围的侍卫们瞬间一惊,吓得赶忙戒备。

    但在他们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的时候,却发现这声音是来自于半空中。

    有人竟然从道旁的屋顶上一跃而下,而他的目标,正是停在路中央的皇帝车驾!

    由于齐英宗出逃要低调行事,所以并未走城中大道,道路本就不是很宽敞。所以此人从空中跃下的时候,跟齐英宗的车驾距离已经不足十米。

    十米,按理来说也仍然是一个很难成功的距离。

    若是在平地,不论是用弓弩还是什么其他的远程武器,都会被侍卫们用身体挡住。

    而在空中,又很难保证弓箭或弩弓的准头。

    更何况皇帝在宽大的车驾中,层层帷幕遮挡,一根箭矢也很难准确地从车窗射入,再命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