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闪失,岂不是群龙无首?整个朝堂,整个京师,必然就要大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另立个新君,暂时接管朝政没毛病吧?

    等把皇帝救回来之后再将皇位还回去嘛。

    这种权宜之计,在此时却是很有必要的。

    唐钦还想说什么,但樊存却压根没理他,而是继续看向太上皇齐惠宗:“父皇,请早建大计,早慰生民!”

    齐惠宗浑浊的双眼中似乎也闪过一丝光亮,说道:“郓王言之有理!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年幼,未能遽理万机。郓王年长,乃是朕之亲子,宜嗣大统,以安家国!”

    唐钦气得跺脚:“岂可如此!”

    朝中的一众大臣,也瞬间汹汹然地吵了起来,甚至有扑上来痛殴乱臣贼子的意思。

    樊存却是无动于衷。

    他冷眼旁观着众人的表现,完全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此时的朝中的局势,果然如盛太祖之前分析的一样。

    齐惠宗与齐英宗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齐惠宗之前打算当甩手掌柜,把责任全都扔给齐英宗,自己溜之大吉。但很快就又因为失去了权力而感到失落,就有了另立中央的想法。

    他之所以在第一次金人退兵之后回到京师,自然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若是齐惠宗真的想要撒手不管,只想一心修道、享乐,又岂会回到京师这种险地?

    齐英宗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不仅将齐惠宗给软禁了起来,踢走了朝中的齐惠宗旧臣,甚至就连他自己亲自入金营这件事情,也有些关系。

    其实,金人本来是想让太上皇过去“议和”的。

    但齐英宗这个大聪明当即表示,你们想绕开我另立中央?未免太小看我的智商了!要去的话,那我就亲自去!

    就这样,这个大聪明替齐惠宗去了金营。

    总而言之,齐惠宗此时其实已经后悔了。不管是禅位也好,或者是回到京师也好,他与齐英宗的矛盾已经到了几乎无法调和的地步。

    而此时的郓王,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台阶。

    那就是另立新君!

    从法理上来说,齐惠宗是有这个权力的。

    皇帝不在宫中,而且不知何时能够回来,那么皇室和大臣,就可以谋立新君。

    皇室之中,自然是以太上皇的地位最高。只要太上皇提出此事,而群臣又基本上都同意,那么此时就能成。

    然而,太上皇确实同意了,可这些群臣,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以唐钦为首的大臣几乎是要当场把金銮殿的顶给掀了,坚决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他们可都是齐英宗提拔起来的!

    就像唐钦,他本身是主和派,在齐英宗手下颇受重用。

    如果是皇太子登基,那么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自然还是大权在握,没什么影响。

    但如果是郓王登基呢?那么他这个前朝的宰执,几乎一定会被清理了。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如此,他们的利益早就跟齐英宗高度绑定了,此时又怎么可能允许郓王废立皇帝?

    唐钦梗着脖子,准备据理力争。

    虽然在与金人议和的时候他没有这种本事,但在自家朝堂上引经据典地对这种谋逆之人痛骂一番,他还是敢的。

    只是这位郓王殿下充满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似乎全然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唐钦有些疑惑。

    他是当朝宰执,只要他不点头,这废立之事几乎一定是无法通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