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撵着打。

    他本以为杀了韩甫岳将军之后,还有几位名将虽然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足以保他此生偏安。却没想到短短十年之后,金人就已经大军压境。

    而他原本还停留在韩甫岳将军百战百胜时期对齐军的印象,却瞬间崩碎一地。

    十年前韩甫岳将军打出数次大捷的场景,仿佛就像是一场幻梦,梦醒了,一切都回归老样子。

    楚歌心中冷笑,对于这位皇帝,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

    秦会之可恨不可恨?

    当然可恨。

    但若是没有这位狗皇帝,秦会之又何德何能,可以权倾朝野?

    但事已至此,做戏还是要做全套的。

    “官家,情况危急,依臣之见,此时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齐高宗瞬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李相!我就知道李相你一定有办法!你可以去跟金人议和,对不对?

    “李相你快去想办法和金人议和,长江以北,朕都可以割让!进贡的银两绢丝也可以再加,只要你能谈成和议,那就一切好说!

    “否则,否则,朕,朕就……”

    他本想说,“朕就罢了你的宰执之位”。

    有这种想法也正常,在这位高宗皇帝看来,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让李浩当宰执,甚至屡屡忍耐李浩明显的越界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国的和议。

    可现在,金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和议,那己方又何必再遵守“不可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

    可是,他支支吾吾了一番之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因为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了。

    十年前,这位李浩虽然是宰执,可在朝中并无太多的势力,仍旧是齐高宗可以随意拿捏的臣子。

    只是因为他在议和方面确实好用,比较适合给自己背黑锅,所以齐高宗才一直重用。

    但在这十年间,这位李浩凭借着金人的撑腰,一步步地破坏朝中的政治规则,让群臣中一多半的实权人物全都变成了他的党羽,等于是将齐高宗给架空了。

    如此危难之时,齐高宗想罢免李浩?

    也就是想想。

    他既不能,也不敢。

    楚歌躬身行礼:“官家,此时金国的话事人是完颜海陵,不是完颜盛了!

    “完颜海陵此人,凶残嗜杀,背信弃义,臣也未曾想到他竟然真的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臣已经遣使求和,但仓促之间,恐怕和议难成。”

    齐高宗听说已经遣使求和,眼前本是一亮,可听到后面半句,神采又瞬间暗淡了下来:“那该怎么办?”

    楚歌诚恳地说道:“请官家放心,臣已经为官家安排好了退路,必然可保官家无虞。

    “请官家禅位于太子,而后臣亲自守护官家以战船出海,暂避金人锋芒!”

    齐高宗的表情瞬间变了,有些抵触地说道:“禅……位?”

    这话从权倾朝野的李浩口中说出来,总是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一种逼宫的错觉。

    楚歌赶忙解释道:“官家误会了,其实此时禅位,才是最佳的时机。”

    齐高宗有些疑惑:“为何?”

    楚歌继续说道:“其一,皇帝乃九五之尊,不可轻易离开京师。但成为太上皇之后,官家却可以随时离开,再也无人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拦。

    “其二,当今太子孝感动天,乃是个千载难寻的绝佳储君。官家禅位之后,也无须担心会发生先皇旧事。

    “其三,禅位,可以施恩于太子。可若是正常的即位,就起不到任何施恩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