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关中、河北、河东突厥肆虐……

    显然,他们打算把头埋到沙土里当鸵鸟,装看不见。

    萧瑀虽然内心十分不认同这个扯澹的计划,但看到太子、齐王和其他的重臣竟然全都不反对,他也不敢说话了。

    毕竟,梁高祖也并非一个心胸宽广的皇帝。

    以上帝视角观看这一切的李鸿运差点高血压犯了。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差点以为自己手里拿的是齐朝的剧本。

    北方蛮族南下,统治阶层的对策是迁都……

    这既视感未免也太强烈了一点。

    齐朝正统在梁高祖?

    眼瞅着迁都这么扯澹的方案真的要推行下去时,殿外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秦王迈着大步前来,身上都被雨水淋湿。

    “父皇,不可迁都!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父皇以圣武龙兴、光耀华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此时不过是胡寇犯边,尚未有大战,便要迁都以避锋芒,岂不要成四海之羞、百世之笑吗?

    “历朝历代都有勇将为国北征,儿臣为秦王,为国领兵,胡尘不息,是儿臣之过。恳请父皇派儿臣出兵,数年之内,必然将颉利之首献给父皇!

    “若是兵事不利,再言迁都未迟。”

    梁高宗看到秦王到来,又听他说反对迁都,脸色本来沉了一下。

    但听秦王说完之后,脸色却又有所和缓,考虑一番之后说道:“善。”

    以上帝视角看到这一幕的李鸿运,自己都有点为梁高祖感到羞耻,结果没想到,梁高祖竟然还颇为受用的样子。

    什么圣武龙兴、光耀华夏?

    什么精兵百万、所征无敌?

    那跟你有关系吗?

    不都是秦王领兵南征北战吗?

    扣除掉秦王,你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

    不过在梁高祖看来,这显然都是他自己的功劳了。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秦王并不是那种居功自傲、没有政治智慧的人。

    古往今来的许多将领,立了战功便立刻膨胀,目中无人,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这种人,狂妄自大暴露出来的是政治智慧太低。

    而他们的结果,往往不好。

    而秦王此时的功勋虽然已经超出历朝历代的开国大将军,但面对梁高祖,还是很会说话的。一通马屁把梁高祖拍舒服了,他的建议自然就更容易被听进去。

    然而,梁高祖点头之后,太子却不乐意了。

    “呵,昔日马铺之围,也是有武将谏言说十万众即可横行北狄,秦王这话何其相似!”

    马铺之围,乃是燕楚之交时的事情。当时中原王朝发兵征讨北狄,却被围在马铺山,差点全军覆没。

    而当时决心攻打,正是因为朝中的一些武将认为足以打赢北狄。

    秦王冷然道:“形势各异,用兵不同,太子何必将我与那些庸将相提并论!

    “不出十年,我必定漠北,绝无虚言!”

    梁高祖一拍扶手:“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吵了!

    “秦王,你与齐王点齐兵马,出师豳州,击退突厥人!”

    秦王点头:“是,父皇!”

    说罢,他大踏步离开了。

    齐王与其他的大臣们也各自告退。

    偌大的宫殿之中,只剩下梁高祖和太子两个人。

    太子面色阴沉,说道:“父皇,突厥虽然久为边患,但往往得赂则退,谈不上是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