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是他在突厥人作乱的时候说的。

    显然,秦王的评价标准,主要看这些夷狄到底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如果这些人能像契必何力一样为秦王冲锋陷阵,那秦王不介意亲自为他们包扎伤口;但是如果这些人敢捣乱,那秦王也不介意让他们听听什么叫秦王破阵乐。

    现在,对于这些东夷贼寇,秦王的态度也是一样的。

    当初梁朝没有顺便把东夷灭了,仅仅是处于两个原因:第一,当时的东夷十分弱小,而且态度非常卑微,不对梁朝构成任何威胁;第二,当时的造船术不行,无法支持跨海作战,而且贫瘠的东夷也绝非梁朝扩张的主要方向,打下来也没太大意义。

    但现在,看到这些东夷贼寇竟然主动杀过来了,秦王当然是又好气又好笑。

    “杀!”

    秦王抽出长刀向前一指,他身后的梁朝精锐骑兵立刻如潮水般向着东夷贼寇冲了过去!

    骁将冲锋在前,手中的马槊携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前方的贼寇给挑飞了!

    这名贼寇无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夷刀,但在马槊的长度面前,却根本摸不到对方士兵的衣角。

    在绝对的杀戮机器面前,那些精心修炼出的刀法,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将东夷贼寇一扫而空之后,前方出现了黑甲骑兵。

    那是北蛮的具装重骑兵!

    这些重骑兵可以说是北蛮全部的家底,当年盛太祖在兀兰土剌山之战中,在以低打高的不利局面下,还是靠着火器的优势才战胜他们。

    可以说,这些少量的重骑兵是唯一能让秦王感到头疼的兵种了,毕竟在梁朝时,骑兵为了保护最大限度的机动力,战马都是不披甲的。

    但秦王显然也不至于因此而束手无策,毕竟梁军是冷兵器时代当之无愧的王者,能够承受极高的战损而不崩溃,意味着他们有着极高的组织度。

    而在这种组织度下,只要能够想到合适的战法,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解决一个新兵种带来的麻烦并不困难。

    “陌刀队,依托地形列阵!

    “骑兵,随我冲!”

    秦王一声令下,手持陌刀的披甲重步兵直接像长枪手一样排成密集阵列,陌刀的刀锋指向北蛮重骑兵的方向。

    梁朝有两种氪金武器,分别是陌刀和槊。

    这两种武器的制造工艺都十分繁琐,杀伤力也都十分惊人。

    后世逐渐失传,一方面是因为披甲率越来越高,这两种武器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匠技术的断代和高昂的成本难以继续负担。

    从齐朝开始,陌刀和槊的成本太高,难以作为军中制式兵器使用,而且对重甲的效果一般,所以才逐渐消失。

    但这并不代表梁朝的陌刀和槊不好用。

    此时身披重甲的陌刀队本就是专门克制骑兵的大杀器,这些士兵全都身材高大、威勐,是步兵中的精锐,而陌刀在面对重骑兵时虽然做不到“人马俱碎”的效果,难以通过砍噼直接杀伤重骑兵,但它的造价毕竟在这摆着,远比长矛要强得多。

    韩甫岳将军用长枪、麻扎刀对付铁浮屠,而陌刀队用陌刀对付重骑兵,其实道理也差不多。

    无非是先用陌刀构成密集阵列挡住重骑兵,再用陌刀砍断马腿,或者刺入重骑兵的盔甲缝隙。

    韩甫岳将军打赢铁浮屠的关键在于军队的高组织度,而此时的梁军的组织度,也极高!

    而秦王则是亲自率领骑兵,朝着北蛮大军的侧翼杀了过去!

    作为骑兵战的大宗师,秦王当然不会蠢到用自己的轻骑兵去硬冲对方的重骑兵,那样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