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得美轮美奂,精妙绝伦,不足一掌,恰好三寸,要是嫁给别人,捧在官人的手里,那绝对是性感十足。

    当初缠足的时候,潘裁缝有过犹豫,特别是听到六姐的惨叫声,潘裁缝的心就像刀子割得一般,疼得不行,就恨不得冲进屋去,把浑家兜头採住,噼里啪啦地,狠狠扇一阵嘴巴,然后解开六姐脚上的缠脚布,一把扔到院子后面的茅房里去;但为了六姐的前程,潘裁缝忍住了心疼,愣是让浑家给六姐缠了双好足。现如今,看到六姐令人骄傲的一双小脚,潘裁缝从内心深处感激起浑家来了,心想,还是浑家有耐性,要不是浑家笃定地要给女儿缠一双好足,哪来如此漂亮的一双小脚?!所以,在给六姐正式起名的时候,潘裁缝想起了“金莲”这个词,所谓“三寸金莲”嘛!潘裁缝猛然拍了下大腿,高声叫道:“有了!六姐的名字有了!就叫‘金莲’,大名潘金莲!”

    随着自己渐渐变老,随着金莲渐渐长大,潘裁缝的心事也渐渐重了。日月穿梭,时不待人,潘裁缝急着要在自己死以前,把金莲的事情给安顿好了,要不然,他死都不会瞑目的。所以,潘裁缝虽然天天早晚还跟太阳月亮说着话,但心情一点也没有因此而放松。

    院子里,潘裁缝甩了阵胳膊,又踢了几下腿,试着弯了弯腰,在直起身来的时候,失去平衡,踉跄了几步,勉强立定后,眼冒金花,感到阵阵眩晕。潘裁缝定定站住,等这阵眩晕过后,嘴里唠叨着:“岁月不饶人,毕竟是老了啊!”才慢慢走到屋里,开始赶制一件官袍。

    潘裁缝赶制的这件官袍是清河城里王招宣府第三代宣府老爷的。

    几天前,潘裁缝到城里给客户送做好的衣服,刚刚走到明月楼前,就碰上两顶轿子过来。潘裁缝闪到了路边,垂下头,等着那两顶轿子过去。那两顶轿子并没有过去,而是在潘裁缝跟前停下了,从头一个轿子上下来了一位贵妇人,年龄约四十上下,身材高挑,穿着华丽,显得雍容富贵,在跟在轿边的两个丫鬟簇拥下,迎着潘裁缝走过来。潘裁缝又往后移了移,不曾想那贵妇人弯腰给潘裁缝道了个万福,莺声燕语地说道:“潘公您好,正欲寻您,恰好碰着,妾身这厢有礼了。”潘裁缝见状大惊,心慌意乱,赶忙弯着腰,双手抱拳,还礼道:“夫人您好,敢问是何府贵眷,小的我好称呼。”那妇人答道:“妾身乃王招宣府家眷林氏,府上官人有请潘公,还望潘公不辞劳苦,前去一趟。”潘公闻知对面贵妇人乃王招宣府的诰命夫人,腰弯得幅度更大,头也垂得更低,执礼甚恭,唯唯诺诺地说道:“不知是太太驾到,小民有失远迎,罪过,罪过。”贵妇人也还了个万福,说道:“潘公过谦了。”潘裁缝不知王招宣府唤自己有何事,怯怯地说道:“既是招宣老爷指使小人,只需派下人招呼一声即可,何劳太太尊驾亲临?小人担当不起。”潘裁缝心里想着,招宣夫人大驾亲临,必有要紧之事,且听她如何言传。

    潘裁缝垂手站立街旁,静待着招宣夫人言事。

    招宣夫人对潘裁缝说道:“潘公悉便,无需多礼,老身此行,实乃恭请尊驾前去鄙府,官家与潘公有要事相商。潘公,请移步,轿子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招宣林夫人如此谦卑,令潘裁缝诚惶诚恐、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太太客气了,想小人何等卑贱之人,有何德何能,敢劳太太大驾亲临?小人这就随太太去拜见招宣大人,旦有吩咐,小人愿效犬马之劳。夫人您前面请。”

    林夫人上了轿,潘公也上了后面的那个空轿子上。俩丫鬟随在老太太轿子边,在前面走着,潘裁缝的轿子紧随其后,一直晃到了王招宣府大门前面。两顶轿子落地,林太太下了轿,潘裁缝也下了轿。潘裁缝放眼去望,好一个招宣府!但见:

    坐北向南,气势非凡,楼庭开阔,大门朱红。雄狮威猛,衙役酷冷。灯笼高悬,峭壁飞檐。风吹铃声,叮当入耳。满城房矮我独高,独享气派此家好。

    威严显贵的门庭前,潘裁缝更加卑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