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接旨。”

    鱼朝恩刷地展开圣旨,朗声道:“北庭节度使李庆安,未经联及兵部许可,在班师途中擅自出兵北击葛逻禄,经监军查实,确有此事,当问其罪,暂免其北庭节度使、北庭大都督及太子宾客之职,交大三司会审,以定罪责,钦此!”

    李庆安苦笑了一声,这就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边疆节度使敲打胡人,哪个不是想打就打,事后还有功有赏,到自己这里,却变成了罪责,又不是正式的战役,何须他李隆基批准?看来,让明月和亲,他是用心良苦。

    “臣接导!”

    这时,刑部侍郎张倚走上前道:“李使君,请跟我们走吧!”

    他暗暗叹了口气,李庆安被抓,意味着太子党人的清洗正式开始,他也是太子党人,不知能不能逃过此劫。

    李庆安站起身,“走吧!”

    他翻身上马,在三千羽林军带甲士的严密看守下,向长安城而去。

    就在李庆安被抓捕的三个时辰后,天网蒙蒙亮,大明宫丹凤广场的龙尾道下,裴宽跪在丹陛前接受李隆基颁下的圣旨

    “礼部尚书裴宽,年老体弱,不堪政务繁重,特准其告老退仕,即日起,免去其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特进,钦此!”

    “臣裴宽领旨!”

    在杀宫,刚刚升为太子詹事的卢涣也接到了旨意,御史中承宋浑弹劾其在前年的扬州盐案中涉嫌收受杜泊生贿略,免去其太子詹事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下狱严审。

    御史中承宋浑的弹劾名单中也提到了尚书左仆射独孤浩然,盐案爆时他任扬州长史,也难脱干系,暂停止其尚书左仆射及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在家听候审查。

    短短四个时辰内,北庭节度使李庆安、礼部尚书裴宽、太子詹事卢涣、尚书左射仆独孤浩然纷纷被抓或被罢免,长安城为之轰动,庆王党、杨党额相庆,太子党噤若寒蝉,相国党沉默不语。

    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太子党核心人物全部落马,下一步就是剑指东宫太子。

    由于李隆基只搬家了一半,杨玉环还在兴庆宫没有搬回大明宫,因此高力士一直在兴庆宫忙碌搬家之事,他刚刚听到一点消息,便匆匆赶到了大明宫,这些天他也是心力憔悴,李隆基的突然翻脸令他措手不及,从李隆基的滴水不漏来看,他早有布置,只是自己一无所知。

    高力士不得不佩服李隆基隐忍和雷霆手段,他服侍李隆基四十几年,忠心耿耿,李隆基竟还悄悄瞒着他布置废太子之事。

    一路上赶往大明宫,高力士不停地听到消息,李庆安在咸阳被捕、裴宽被免职退仕、卢涣被抓、独孤浩然被停职,每一桩案子都足以轰动朝野,可现在却集中在一起爆,这种情况只有在三十七年前的宫廷政变中生过,正是那次宫廷政变,年轻的李隆基率兵诛杀了太平公主集团,登上了大唐天子之位。

    而今天是天宝是九年四月初十,又一次类似宫廷政变式的严重事件再一次爆了,这次是东宫之变。

    高力士心急如焚,他驱车;友二马宫,直奔紫客殿。侍卫和大监不敢阻拦。纷纷在前制穿心引路。

    冲到御书房门口,高力士忽然听见李隆基的怒喝声:“你是堂堂的朝廷右相国,百官之,现在三个相国皆出事被免职,这么严重的事情难道你没有责任吗?难道还要联来替你担这个责任?”

    “臣不敢,臣御下不严,愿承担责任

    这是李林甫的声音,高力士不禁暗暗摇头,现在居然连李林甫也被牵连了。

    “好吧!联念你政务繁忙,无暇管束百官,联就不多罚你了,这次是吏部失察,导致联提拔相国失误,吏部当负主责,免去你吏部尚书之职务,免去吏部侍郎达奚询,贬为河南参军,调户部韦见素接任吏部侍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