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冲了上去,他的五百手下也跟着冲上去,这时,岗楼上刺耳的钟声大作,“有刺客有刺客”哨兵在大声叫喊。

    长孙全绪从麦田里爬了起来,厚厚的麦浪保住了他的性命,但他的耳朵却被一支箭射穿了,鲜血直流,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不由恼怒万分,但很快他便清醒了,这是刺客,要刺杀的是圣上,而不是他长孙全绪,他若死在这里,谁来指挥羽林军防御?

    “不好立即撤回皇庄。”

    长孙全绪转身便跑,这些黑衣人武艺高强,肯定是挑选出来的杀手,若让他们潜进皇庄,后果不堪设想,保护圣上要紧

    他也顾不上形象,撒腿便跑,他的手下也跟着他拼命奔跑,李承宁见这些士兵跑得快,不由冷哼一声,“跑得像兔子一样”

    “不要追了,翻墙进庄!”

    他一声令下,五百死士迅疾无比地向皇庄高墙奔去,皇庄馆舍的围墙高约三丈,又厚又宽,墙面十分光滑,很难攀爬,但这些黑衣人都受过特殊训练,他们取出勾索,纷纷扔上围墙,铁钩勾住了墙头,五百黑衣人像猿猴一样,灵巧地窜上了墙头,箭便如雨点般地射来,埋伏在高墙内的羽林军士兵早有准备,他们在四角都有岗哨,目前只有东面有刺客,羽林军便埋伏了两千重兵,等候刺客到来,而其他一千人则将牡丹楼团团护住。

    黑衣人有些轻敌了,在一般长安人眼中,羽林军都是名门子弟,衣着光鲜,身高体大,只是外表好看的仪仗兵,但实际上一个个却如草包一样,只知道寻花问柳,真正打起仗来,稀烂无比,在李隆基时代,这几乎成了长安人的共识,深入人心。

    但李豫的羽林军却不同,他的羽林军中有一部分是朔方军,当年长孙全绪在青刚岭大营掌控了部分朔方军,这些朔方军后来便加入了羽林军和万骑营,这次东巡,李豫不喜欢铺张声势,最多只准带三千人,李泌便建议长孙全绪挑选精兵护卫,所以这三千羽林军并不是所谓的名门子弟,全部都是当年的朔方军精锐,所带武器也是实用的杀人利器。

    黑衣人没有料到羽林军的箭雨这么厉害,一时间死伤四十几人,惨叫着从墙头摔下,其余人被压制住,纷纷跳回了麦田。

    这时,李承宁也冷静下来,他想起了当初策划的对应方案,如果被现,则要分散进入,他立刻令道:“分散,从四面进去,目标牡丹楼。”

    五百人事先已分为十支小队,每队五十人,各有队正,任务也都事先分配好了,见强攻不利,五百人立刻分散而去,从四个方向翻墙入院,这一次他们进攻有效果了,羽林军要分散对付他们,箭雨便没有刚刚那样密集了,不断有黑衣人跳进大院,和羽林军士兵激战在一起,有人点燃了草料堆,顿时火光冲天。

    皇庄馆舍内喊杀声大作,有火光燃起,声音传到十里之外,割麦的农民早吓得逃回村子,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再无一人,但在馆舍以西,十里外的官道上,却有一支黑压压的军队,延绵数里,为一员大将,正是金吾卫大将军孟云,他在河西背叛李庆安后,被李豫重用,现在他已经成为长安实力最强的大将,手中兵力也最多。

    孟云目光冷淡地望着馆舍,骑在马上没有半点反应,似乎李豫的死活已经和他无关,这时,一匹马缓缓上前,马上是一名青袍中年男子,月光照在他脸上,正是太上皇李亨。

    孟云见他上来,连忙躬身行一礼,李亨摆了摆手,命他不必多礼,他凝视了片刻,便问道:“你认为他们会得手吗?”

    孟云摇了摇头,“这次长孙全绪带来的三千羽林军,都是朔方精锐,战斗力很强,而这些刺客并非军队,虽然看似一个个武艺高强,但其实为乌合之众,不懂战术,不知纪律,只凭一勇之力,这种人虽然一时勇烈,但不能持久,锐气遭挫后必然溃败,太上皇请静观,最多半个时辰便有结果。”

    李亨微微笑道:“孟将军不愧是老将,看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