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的时辰已到,便站起身,淡淡一笑道:“看在三姐支持我安西军份上,你就放心吧我心里自然有数。”

    按照募兵归己的原则,安西军在眉县设立了两个募兵点,城南城北各一个,一大早,两个募兵点前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李庆安对这次招募极为重视,送走了杨花花,他便在眉县张县令的陪同下,前来招募点视察募兵情况,募兵点位于城南大门旁,由三张大桌子拼成,一名校尉率领七八名士兵进行招募,另外请了一名当地读书人进行登记,招募的流程也很简单,先是目测,主要是看有无残疾,有无不符合安西军最低标准的情况,比如特别瘦小,持别体质单薄,当然特别瘦小看可以用作奇兵,但这里不招募。

    其次便是体能测试,旁边有几只石锁,最低三十斤重,只要能连举三次便算合格,最后是登记姓名户籍等等,其实还有一些限制,比如兄弟不能同时从军,逃户者不能从军,未归化的胡人不能从军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招募者都会放宽,比如一个力大无穷的胡人,就算他是未归化者,一样会被招募入伍,至于兄弟、逃户,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此时招募点格外热闹,十几名应募的大汉正在试举石锁,石锁有三种,一种三十斤,一种五十斤,还有一种百斤,李庆安饶有兴致地站在一旁观看,负责招募的校尉见大将军来了,连忙过来见礼,李庆安的亲兵却向他摆摆手,让他不要惊动旁人,这时,一名身高足有八尺的大汉正在试举百斤重的大石锁,只听他一声大吼,脸憋得通红,将大石锁高高举起”轰”地一声又放下来,他又大吼一声,再次将石锁举过头顶,能举三次百斤石锁者,入伍后至少也是个火长,如果弓马娴熟,还能直接被任命为队正或旅帅的职务,这是安西军的规矩,一切靠本事靠军功来获得升迁。

    这个大汉一口气连举三下,引起周围应募者一片惊叹,李庆安见他似乎还有余力,便朗声笑道:“你还会弓马否?”

    那大汉见李庆安年轻,又穿着普通军官的服饰,只当他是个普通军官,便傲然一笑道:“我原本就是陇右军人,如果不会?”

    募兵校尉见他说话无礼,正要出言呵斥,李庆安却摆了摆手,笑道:“那好,牵一匹马,再拿弓箭来!你用几石弓?”

    “我马上能开五石硬弓。”

    “好!拿五石硬弓来。

    一名亲兵牵来一匹战马,又拿来一副五石硬弓,但亲兵却多了一个心眼,只给三支箭,并将箭头给掰断了,那大汉看见战马,眼睛不由一亮,李庆安亲兵的战马全部是纯正的阿拉伯战马,高大神骏,非同一般,那大汉竟从未见过,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目光,李庆安微微笑了,他已经知道这名大汉必然是陇右军人,只有军人在看到骏马时,才会有这种目光,那大汉翻身上马,纵马绕圈疾奔,马术异常娴熟,李庆安暗暗点头,这名大汉还不是一般的军士,至少也是名校尉之类的军官,只是不知道他为何不跟随哥舒翰,而流入民间,如果是逃兵,这就有点麻烦了。

    这时那大汉大喝一声,一箭射向五十步外树上挂的草人靶子,箭正中心脏,虽然没有箭头,但力道强劲,还是一箭射穿了草人,周围士兵都鼓掌喝彩起来,那大汉慢慢来到李庆安面前,翻身下马,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战马,忽然问道:“我要怎么样才能骑这样的战马?”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先是加入骑兵,其次是要杀敌五十人以上便可得到骑大食马的奖赏。”

    大汉爱马心切,立刻应道:“那我愿参加骑兵。”

    李庆安笑了笑,道:“那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脱离陇右军?”

    大汉半晌才叹了口气道:“在下叫岳宁,陇右神武军校尉,十天前,哥舒大帅调我们东归,但我们行至凤翔,却得知陇右军去了汉中,已经不再回归陇右,而陇右已被安西军接管,我们无处可去,昨天接到哥舒大帅的命令,命我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