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中任挑其一,看起来似乎是他的任命,其实得益者却是殿下,这就是一种巧妙的让步,双方都有默契,但不管怎么,殿下都需要和李庆安好好谈一谈,不谈别的事,就谈一谈如何打这场河陇战役。”

    李亨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就依你的方案来办!”

    就在长孙家族离开丹凤门不久,一辆马车也从丹凤门内驶出,等候在不远处的数百骑兵随即奔上来,将马车左右包围住,羽林军们纷纷让开一条路,众人都知道,这是李庆安的马车出来了。

    马车内没有点灯,一片漆黑,裴曼和李庆安相对而坐,李庆安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裴曼却有些心神不宁,他心中充满了诸多疑惑,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支持李亨的方案?”李庆安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微微笑道。

    “有一点奇怪吧!”

    裴显也笑道:“我想大将军应该是考虑到了即将爆的陇右战役,否则不会这么轻易放过金吾卫,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李庆仰靠在车壁上,笑道:“至少说对了大半,确实和陇右战役有关,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我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需要后勤物资的供应不断,还要求国内朝局的平静,我不敢说三军同心,但至少也要相安无事,朝内两党相争,各为利益,而唐蕃两国相争,却是事关一国兴亡,我李庆安焉能为一己之私,赌上大唐的国运?”

    裴显点了点头,又道:“我就担心大将军只是一厢情愿,大将军不在长安,监国党人会趁机兴风作浪啊!”

    “这我能想得到李亨的心思我比谁都清楚,不过很多事情都自有其规律,不是他想做什么就能实现什么,他若想逆天而行那天理不容。”

    裴显呵呵一笑道:“既然大将军这样说,我就不担心了。*……”

    停了一下,他又问道:“如果大将军回了西域,那政事堂的这个空缺由谁来暂代?”

    李庆安笑着摇了摇头,裴曼愕然,“大将军难道是想遥领政事堂之位吗?”

    “不!”

    李庆安道:“我是想辞去中书门下之职,专心对付吐蕃人吐蕃积蓄了数年,实力不可小视,这场战役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便能打完,我估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总之,我不可能再兼顾朝廷之事。”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那不知大将军打算让谁入阁?”

    李庆安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裴曼满心疑惑,却又不敢打扰李庆安的沉思马车在夜色中快行走,不知不觉便到了裴曼的府邸前,这时马车停了下来,裴曼便起身拱手笑道:“那明天我等大将军的消息。”

    “裴相国!”李庆安忽然叫住了他。

    裴显已经下了马车,便停住脚步,站在窗前笑道:“大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如果我让崔家重新入相不知裴家是否能接受?”

    马车在黑夜中疾驶,忽明忽暗的夜光照在李庆安的脸上,他依然沉浸在对未来的思考之中,尽管裴曼是他所信赖的大臣,但有些事情不到时候他还是不能告诉裴显,裴曼确实也只猜对了一半,他对李亨让步并不是为了陇右战役那么简单,事实上安西也能独立支撑这场战役,他的真正目的,或许有一个人能猜得到,一个善于钓鱼的人。

    马车来到了位于万年县的永宁坊大门前,渐渐放慢了度,这时,黑暗中奔出一名骑士,来到李庆安车窗前,马上骑士行了一礼道:“禀报大将军,崔府周围没有任何监视的人。”

    “很好!”

    李庆安取出一份名帖,交给此人道:“你去亲手交给崔涣,就说我在怀远坊的慈航院等他。”

    “是!”

    报信人接过名帖,便催马向坊内奔去,片刻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