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呢,不插一手进来,那对得起自己?

    可那老高也是喜欢的紧,坚决不想放手,那怎么办?

    干脆吧,咱们这回来个双导演系统,到时候大家一起排片,这成不?

    那老高当然不能乐意了,他在导演这行也是干了有年头了,拍戏的时候,他可是不喜欢有人来捣乱的。

    老高的情绪吴祥是明白的,因为一个电影吧,在拍摄过程中,只能是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导演说的算,如果再弄出个导演来,那难免的就会出些问题。

    当然了,很多片子都是好几个导演,就算是吴祥刚刚拍完的《画皮》也是如此,但实际上这不一样。多导演的,一般都是一个导演,就负责一块儿,就是这段是我拍的,那就我说的算,大片一般这么做,《三国演义》《大决战》的时候就是如此。另外《画皮》那是术业有专攻,吴祥对于武打动作戏并不擅长,所以,那方面的戏都是人家徐科说的算,他不过是在旁边看着而已。

    可这回的《风声》不一样啊,明显用不着俩导演,虽然是大片,但实际上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多,也没那么宏大,而且也没什么动作戏啥的,是以,其实老高一个人就行了。

    但吴祥记得清楚啊,原版的《风声》就是俩导演,另外一个是宝岛来的陈国副,那片子不也拍了吗?

    莫非那个家伙其实只是挂个名?

    这都是秘辛,只能靠猜了,吴祥这回也想好了,他答应了老高,自己尽量不干涉拍摄,但自己得保留一个提意见的权利。

    你丫的,还是要指手画脚呀!

    可老高还是同意了,不同意也不行啊,人家是大老板,自己不过是小老板。

    其实,这就是吴祥的一个策略,一开始说两人执导,当然,要是成了那就最好,可要是不成。自己做点儿让步,这样一来,老高就觉得自己得了便宜,心里好受。

    而实际上。吴祥其实一早就打算在后买年指手画脚来着。也就是说,他其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虽然动用了一些个策略。

    这么算计朋友不好吧?

    谁让上一回那个《东京审判》的时候,吴祥没有插手太多呢,这回咱就多控制控制,嘿嘿嘿……

    实际上。吴祥就是想多控制一点儿,尽量在保持原来风格的基础上,拍出一个不太一样的《风声》来。

    导演的事儿咱们先放放,现在还有重要问题。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人物,吴祥觉得有些问题,这个人物就是吴队长吴志国,也就是张涵宇。

    人家现在还是在华宜呢。而且跟华宜关系特别的亲密,跟冯晓刚那是铁的不得了。

    是,之前吴祥跟他合作过,《最可爱的人》嘛。可这走的还是冯晓刚的关系,他吴祥跟张涵宇的关系,还是维持在咸不咸淡不淡的那种层面上。

    不找张涵宇来演,换人?

    不行!这换不了!

    不是吴祥有多么的崇拜张涵宇啊,真是这么回事儿,吴祥又不是张涵宇的脑残粉,之所以换不了这个人,完全就是因为,张涵宇太适合吴志国吴队长这个角色了!

    有的人,也许天生就是为了那个角色的,而有的角色,就需要那个人来演,别人那就不行。

    比如前苏联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公爵,那就只能由功勋级演员,瓦.吉洪诺夫来演,别人来就不行,别人就没有那个范儿,没有那种帅到让人痛哭流涕,而内心又极度智慧和高傲的感觉,就得是他来演,换了其他人,你装都装不出来。

    好莱坞也有一个《战争与和平》,那里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是谁演的呢?

    梅尔.富尔,这个人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的老婆,那肯定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他的妻子就是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