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王家相提并论,那可是真正意义上富贵过了三代的红色家庭,某个角度上说王半斤虽说是他姐,但比他根正苗红了不知多少倍,往来无白丁啊,现在式微归式微,没落归没落,可终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好吧,这个比喻很不尊重老王家,但这话是王半斤自己常挂嘴上的,怪不得赵甲第不太待见昔日豪门深似海的王家。

    “想啥呢?”蔡姨微笑道,下了车这家伙就发呆,神情变幻,不肯挪动步子,她一开始由着他没出息地站在原地,可随后蔡枪都下了船准备领他们上去,一起等了几分钟,蔡姨终于忍不住发问,总不能让赵甲第一直发愣下去,倒不是觉得丢人现眼,主要是她不希望自己在码头上惹来太多没必要的视线。小萝莉则站在蔡姨身边打量一拨一拨上船的男女,女的珠光宝气,神采奕奕,男的也大多人模狗样,毕竟身处一直富裕的长三角,不比内陆,这些年轻的中年的或者上了年纪的爷们都是大风大浪过来的,要么就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光鲜的,不过还是被小萝莉瞅到一个脖子里挂着一串估计分量过于沉重钻石项链的贵妇,加上气场不够却胆敢穿一身红色旗袍的缘故,显得不伦不类,小萝莉心中偷着乐,还不忘偷偷扯了扯蔡姨的水貂领子,很俏皮,蔡姨敲了一下她的小脑袋,示意不许淘气,小萝莉嘻嘻一笑,俏生生站在蔡姨身边,像一朵开在大牡丹下的小昙花。

    赵甲第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回神,道了个歉,在蔡枪的带领下走上海风号游轮,今天蔡枪精神不错,西装笔挺,很有精英官员气派,没半点铜臭,本就玉树临风,即便是站在绝对焦点的蔡姨身边,也不让人感到突兀,这一点足够让模样平淡无奇的赵甲第自惭形秽,心里感叹不愧是蔡姨的亲弟弟,皮囊就是好,在赵甲第身边,圈子里的像老杨手枪这边二世祖官三代之类的铁杆相貌都不出众,只有商雀鹤立鸡群,连小白脸黄华都拍马不及,到了上海,103寝室也就纨绔马小跳出彩一点,但和商雀蔡枪之流差距还是不小,倒是袁树那个青梅竹马叫刘叔温的小屁孩让同性比较嫉妒,而赵甲第对于自己那张村子里长辈老人都说跟赵大菩萨年轻的时候很像的脸庞没啥特殊感慨,反正没对不起赵家村没对不起父母就成,也不奢望能让美眉白菜一见钟情犯花痴,这种勾当,还是留给麻雀或者赵砚哥去做吧,他不怎么羡慕。

    蔡枪心情不能不好,虽说蔡姨画蛇添足地带了个外人赵甲第上船有些碍眼,但总体来说不至于影响心情,踏上甲板后就给小萝莉和赵甲第讲解一些有关海风号的情况。

    他在上海市府秘书处那潭没后台没背景注定难游上岸的深水里终于能够脱身,那位光拿好处不肯办事的名义上大老板终于肯松口,让他以半交流的名义去浙江发展,官场上就是这样,一些个关键位置上的大小boss未必能提携谁,但要不高兴了耽搁谁两三年,却是轻而易举,蔡枪自认自己笔杆子不比谁差,干实事更是远比同僚超出一大截,但官场站队这里头学问太深,讲能力,更讲机缘,他要是继续在上海厮混攀爬,他今年29岁,估计再熬好几年才能爬上副处的位置,所以他才不择手段要攀附上苏秘书长那棵在江浙扎根很深的大树,这不丢脸。领路的蔡枪下意识瞧了眼平静的姐姐,对这个早早离开农村同母异父的姐姐,他打心眼感恩,要不是她,就不可能有他今天的位置,一个29岁的农村出身男人,想在上海这座城市出人头地,太难了,因为姐姐,他才能在少年时代安心读书,初中就读于县里最好的中学,高中就被报送到杭州最好的高中,最后又是在那个“姐夫”的安排下在高中时代便入了党,然后考入浙大,虽说姐姐一直不刻意安排他的人生,但最起码给了他一个足够让同学艳羡的一帆风顺,但偶尔,蔡枪也会有郁闷,有不甘,因为他清楚如果姐姐愿意多出一把力,哪怕是多一丁点儿,他早在两年前就可以坐上秘书二处的一把手,但她没有,她一直是冷眼旁观,当年那个让蔡枪佩服得五体投地敬若神明的姐夫也或多或少要早早安排他的将来,但都被姐姐挡下来,明确表示要让蔡枪自己去闯,这方面,年轻的时候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