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乌有,恳求陛下圣裁。”

    陆征慢悠悠的道:“郝千户与微臣有些渊源,本来微臣理应避嫌,不过微臣也以为这件事有些过了。”

    五军都督府的几个都督纷纷表态,朱能的态度算是不偏不倚,只是其他两个分明有作保的意思。

    这一来,正中了朱棣的心事,朱棣道:“好嘛,反正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然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不妨就请咱们那位正主来吧,看他怎么说。来,传旨,传郝风楼觐见,还有午门外头那些人也进来吧,跪在哪里像什么样子,不怕人笑话吗?”

    郑和一直有些担心,身为郝风楼的小师弟,这位郑公公其实还算是有点良心的人,一听郝风楼要遭难,脸色就变了,只是他一向沉稳,绝不会贸然发言,况且身为内宦,这个场合,他也不适合说话。所以郑和一直提心吊胆的在一旁静听,此时见陛下要诏郝风楼入宫,于是主动请缨:“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说罢,脚步匆匆的走了。

    殿中陷入了沉默,所有人各怀心事,等到百官们入见,朱棣亦是起驾,索性移驾到了崇文殿,百官尾随圣驾之后,有人惴惴不安,有人志在必得,那些个老谋深算之人都是沉默,亦步亦趋的尾随其后,只是在眼眸流转之间,眸中仿佛掠过了一丝精光。

    ………………………………………………………………………………………………………………………………

    郑和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紫金山,对于这里,他是轻车熟路,等他见到了郝风楼,劈头便道:“陛下召你入宫,现在什么都不要问,快,绝不能耽搁分毫,宫中恐有变故。”

    郑和的变故二字绝不是玩笑,虽然陛下打定了主意来‘明辨是非’,可是宫中的事毕竟说不清,现在百官已经入宫,多耽搁一分都可能使局面往最坏的方向逆转。

    郝风楼倒是早有准备,直截了当的道:“师弟请带路。”

    二人直接骑马,这一路上并没有说什么,直到抵达了午门,二人下马步行,郑和才简要的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此事看上去像是蓄意为之,师兄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陛下乃是天子,天子虽有私情,可是一但兹事体大,就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了。百官们现在闹得凶,陛下要安抚他们,宗室那边似乎也被挑拨起来,咱家也算是有点见识,像他们这些人,一旦决心翻脸就是势不两立,绝不可能留有余地,所以你定要谨慎,任何话开口之前定要先在脑中过一遍,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郝风楼感激的看了郑和一眼,道:“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件事此前就露出了端倪,所以我也有一些准备,现在他们既然发难,那么眼下也只好见个真章了。”

    郝风楼显露出来的镇定自若,让郑和心底有点佩服,小小年纪能得陛下信重,靠的绝不可能是运气,郑和点点头道:“走吧。”

    在崇文殿里,大臣们已经分班站好,大家抿着嘴,不发一言。

    朱棣高高坐在御椅上,谁也分不清此时此刻天子的喜怒,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确信,今日只怕谁都不肯善了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既然直接撕破了脸,就肯定要分出个你死我活来,所以杨开虽然觉得胜券在握,可还有点紧张。

    紧接着,有太监来报:“锦衣卫千户郝风楼觐见。”

    郝风楼跨槛进来,郑重行礼道:“微臣郝风楼,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无数的目光俱都落在了郝风楼身上,可以说,郝风楼现在的形象实在有那么点儿寒酸,虽然穿着鱼服,却不知是从哪个田埂里爬出来的,一身风尘仆仆,袖摆上还沾了泥垢,至于脸色略黑了一些,浑身是汗臭。

    只是没有人借此嬉笑他,对郝风楼的‘失仪’,大家都装作视而不见,再蠢的人都知道,一旦在这上头做文章,抨击郝风楼不注重仪表,那么很可能会被郝风楼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