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如今再在太子面前做一次,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见这位皇兄大吃一惊,朱高燧心里只是冷笑,脸色淡漠起来,正色道:“父皇有口谕,这一路班师回朝,沿途对地方僧俗百姓,多有叨扰,朕再三叮嘱,地方官吏,万不可为迎圣驾而徒费民力,只是这一路所闻所见,俱都是地方官吏阿谀媚上,争相……”

    朱高燧话锋一转,又淡淡的道:“据闻太子前几日便准备了迎驾事宜,铺张奢靡,竟是不下于沿途官吏,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本该知晓朕之深意,何故如此?”

    朱高炽吓得冷汗淋漓,其实此时淫雨纷纷,天上银丝如毛,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朱高炽面如土色,被雨水淋湿的眉眼来不及擦拭,连忙拜倒在泥地里:“儿臣万死。”

    众臣见了,面面相觑。

    朱高燧说罢,才笑容可掬的上前一步,将朱高炽扶起,道:“皇兄,父皇此时若是没有耽搁,怕是已经回紫禁城了,还请皇兄率百官,立即见驾。”

    朱高炽被这么一折腾,已是狼狈不堪,不过他并没有显露半分不耐烦,颌首点头,道:“正是,不能耽搁了正事。”

    ………………………………………………………………………………………………………………………………………………………………………………………………………………………………………………………………………………………………………………………………

    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又不得不重新回京,旋即抵了午门,先前已有人回报,说是大明门已是开了,那大明门只有天子可以出入,一旦开了城门,便意味着天子确实已经入宫。

    于是以太子为首的人,大家乖乖在午门之外,等候召见。

    过不多时,宫中出来一个人,不是赵忠是谁。

    赵忠是随朱棣一道回京的,这一番他与兵部尚书夏元吉一道北上,如今又是南上,折腾的倒是不轻,天子突然召他去北平,赵忠一路上都是忐忑不安,好在陛下并没有深究,虽是将他调出了京师,平时却还是依旧让他照料起居,这才让赵忠稍稍放心一些,不过眼下,却显得更为谨慎。

    他笑吟吟的道:“陛下有旨,请大家入宫觐见。”

    于是外头乌压压的人开始动了,朱高炽为首,其次便是朱高燧以及内阁几位大人,还有各部尚书,那丘福也在人群之中,只是他气色不太好,却还是勉强打着精神,他跟是跟随内阁几个大臣要鱼贯进去,谁知这时候,赵忠却是突然挡在了他的身前。

    于是所有人不动了,一个个看着赵忠。

    赵忠朝丘福笑嘻嘻的道:“琪国公,陛下还有一道口谕,说是琪国公年纪老迈,又素来体弱多病,万不可如此辛苦,陛下与琪国公,虽无血脉之亲,却有患难之实,不忍国公爷操劳,所以特意留了口谕,这宫,琪国公就不必进了。”

    这番话,说的可谓客气之极。

    可是丘福的脸色却是骤变,比那挨训的太子更差一些。

    他身材魁梧,可是这时候,却有些撑不住了,身躯在颤抖,嘴皮子在哆嗦,那一张惨白的脸上哪里看得到什么血色,他抬起眸,遥望那紫禁城中的殿宇,最后幽幽出口气,踟躇了片刻,他整个人几乎是瘫跪在了地上,动情的道:“请公公转告……臣……臣以六十衰病之人,蒙起田间,尺寸之功,恩荣出于望外,死亡且在眼前……”

    丘福说到了这里,大家都凝立不动,一个个色变,他们对丘福未必有什么好感,可是堂堂一个都督,堂堂一个国公,怎么说……完就完……瞧这样子……伴君如伴虎啊。

    这丘福还要再说,赵忠就显得心不在焉了,却是看着众臣,笑嘻嘻的道:“陛下等的急了,诸公不必理会这些许小事,请速速入宫。”

    被赵忠一打断,丘福的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