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许多人都在暗中猜测事情的结局,而柔佛之事随时可能打破整个柔佛的平衡。

    柔佛国王对于这位杨书生,倒是给足了面子,人还没到,便有二十头大象组成的迎接仪队出来,文武百官在苏丹的带领下,将杨名时迎入王城。

    紧接着,便是不断的饮宴,宾主尽欢。

    对于柔佛国国王的试探,杨名时这个时候倒是不像是书呆子了,只是说待查清了事情真相,再给一个交代。

    另一边的资政局份子却有些急了,这位杨先生被里三重外三重的保护起来,难以接触,一些激进份子已经变得不安分起来,新山里头亦有不少资政局的拥蹙者,到了四月十五这一日,就在雨季来临,滂沱大雨淅淅沥沥时,一场风暴却已降临。

    …………………………………………………………………………………………………………………………………………………………………………………………………………………………………………………………………………

    靠着苏丹王宫,是一处开阔地,这里本是柔佛处决重犯的所在,可是在今日,一个个穿着蓑衣的人出现了,陈情的队伍越来越多,足有数千,乌压压的在这雨中聚在了一起。

    数千人并不算多,可是这里虽是王都,人口也并不多,不过数万而已,这样的阵势就显得可怕了。

    有人在雨中艰难的喊话:“请杨先生出来………”

    “资政局已下达了最后通牒,万不得已时……唯有以死相争。”

    “资政军就要北上……”

    各种各样的消息,起初还能鼓舞到大家,可是渐渐的,有人失去了耐性,一方面肚中饥饿,一方面柔佛的官兵已经乌压压的出现,他们举着藤牌,手持着牌刀,冒雨而来,气势汹汹。

    “这是要做什么?当着杨先生的面,他们难道还要杀人么?”

    “……”

    已经有人开始退缩胆怯了,一方面,这里是柔佛国腹地,支持资政局的人其实并不多,他们势单力薄;另一方面,见到了官兵,又被这滂沱大雨浇灌,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

    这里的情报已经火速传入王宫,柔佛苏丹立即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大量的禁卫被抽调出来,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几个柔佛大臣也出现在了现场,他们开始指挥着官兵预备驱逐。

    人群开始后退,就连鼓动他们的激进分子此时也有些自信不足。

    而在这时候,突然,一队人马出现了。

    清一色的制式蓑衣,分明是郝家地护卫,足有五十人,拥簇着一个头戴纶巾、只穿着儒衫的家伙出现。

    这人分明是杨名时。

    杨名时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后退的人群开始蜂拥向前,一旁的官兵有些手足无措。

    几个柔佛的重臣见状,面面相觑的对视之后,其中一人快步上前,想要和杨名时交涉,却被杨名时的护卫挡住,这让他有些无可奈何,于是立即有人火速去了王宫,通禀苏丹。

    “来,都到这里来。”

    落汤鸡的杨名时走入了人群,人群发出欢呼。

    杨名时压了压手,昂起头,大喊道:“今日你们来到了这里,所为何事?”

    人群沉默。

    杨名时顾不得去揩拭脸上淅沥沥的雨水,加大了音量:“所为的无非是咱们子孙生下来不再是看出身好坏决定前途,为的不再是衣食住行全凭恩赐!为的是学而优则仕,为的是敏于行则贵!柔佛乱局,碌国公府早已知之,特委杨某出使,此番学生并非出使,而是探望,探望的非柔佛勋贵,而是今日敢于站在这里为自己争取权利的。”

    众人一起发出呼声,道:“愿与先生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