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城下依旧不急,显然是要将这些即将过期的火药和炮丸一次性的消耗干净才干休。

    …………………………………………………………………………………………………………………………………………………………………………………………………………………………………………………………………………………………

    广东的战局已经传至谅山。

    谅山顿时沸腾,此前大家只想着偏安一地,即便只是和朝廷对抗,也只寄望于能用几场胜利来迫使朝廷议和,双方分庭抗礼。

    可是当数十万明军灰飞烟灭,当那天策将军带去的一万谅山军攻克了广东全境,这一下子,所有人都疯狂了。

    胜利的曙光,或者说是攻入金陵的希望第一次出现在了谅山人的面前,他们突然觉得,自己距离胜利竟是如此之近,从前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如今几乎要唾手可得。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旦谅山军进入金陵,天下从此就要变了颜色,他们的货物不但可以畅通无阻,而且将来甚至可以修建铁路,占有这更加广阔的市场;战争胜利,自己手里的债券将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自己对郝家的支持都将会得到足够的回报。

    关于这一点,他们有了信心。

    所有的报刊同一时间报道了广东大捷的消息,并且将胜果无限的扩大,陈学的生员卖力的在四处演说,即便是一些酒宴的场合,有人生了孩子,左邻右舍们聚在一起,喝了酒,有人举杯高呼一声:“谅山军万岁!”

    于是所有人起身,情绪激昂,跟着一起怒吼。

    宣传的力量在这谅山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然而然,如今这战争的债券也就更加热销了。

    在此之前,大家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参与这场战争,不得不决定铤而走险,因此许多人拿出浮财,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是留有余地的,他们不敢一次性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赌进去,这是一场豪赌,而且虽然债券的收益丰厚,可大家都知道,这收益至少得战争胜利才能兑现,而对于这场战争,许多人是并不看好的。

    而如今,却是大大不同了。

    胜利的曙光已经显露出来,商贾的本性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战争债券有五成的利润,为了这五成的利润,足够他们冒任何风险了。

    更多的债券兜售出去,不只是是谅山的商贾,便是西洋诸国的华商亦是纷纷跟进。那些早出晚归的匠人也存着一些余钱,如今却也肯慷慨解囊,银子放在手里,终究是越来越贬值的,随着大量白银的流入,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在这种情况之下,还不如购买债券,能够保障收益。

    与此同时,这些银子化作了无数的火铳、火炮、船只、军服以及各种各样的军需,这些军需分配到了紧急操练的新兵手里,大量的新兵在为期三月的操练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越过了谅山,进入了前线,无数的人员补充进了各处大营。

    谅山军在广西的力量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五万。

    整个广西的战局彻底改变。

    沐晟已经感觉支撑不住了。

    云南、广西一线的明军不过三十万,而谅山军与自己的人数已经接近,而且他们的装备显然更加精良。

    他心里清楚,再拖延下去,这些谅山军只会越来越多,而朝廷呢,朝廷眼下即便是有军马,提防那广东的郝风楼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给自己一分半点的支持。

    若是不拖延,那谅山军火器强大,最善防守,一旦全线出击,只怕自己的胜算连一成都没有,摆在他面前的是,他要嘛被拖死,要嘛现在就去送死。

    与此同时,郝家父子又施展了他们老一套的把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