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地意见,但更重要地是张焕的态度,内阁地构架是三权鼎立,这就决定了大唐皇帝的继承人将由这三派达成妥协。

    “父亲,卢侍郎来了。”门外传来长子裴明凯谦恭的声音。

    家族之事也让裴俊颇为烦心,日久见人心,自己过于早地将次子裴明耀立为家主继承人,事实证明自己的这个决定有些草率了,裴明耀能力有余、但德行不足,而裴明凯虽然厚道,但他缺少一种做大事的手腕和眼光,更因为他身有残疾,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裴俊叹了口气,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果然是这样啊!

    他将思绪收了回来,放下笔道:“请卢侍郎进来!”

    很快,卢杞在裴明凯的引导下走进了书房,他上前便向裴俊深施一礼,“卑职参见相国!”

    “侍郎太客气了。”裴俊笑呵呵地一摆手,“请坐!”

    随即进来两名侍女,为二人上了香茶,裴俊见裴明凯仍然不知趣地站在一旁,他脸一沉,不悦地道:“你也去吧!顺便把门带上。”

    裴明凯惊觉,他连忙施了一礼,快步出去了,将门合拢。一直听他的脚步声走远,裴俊才微微叹一口气道:“我这几个儿子皆不成器,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

    卢杞却摇了摇头笑道:“那是裴相要求太高了,我倒觉得他们都是我大唐地栋梁之才,明凯厚道宽仁、明耀精明干练、明骞兢兢业业、明诚造福一方百姓,至于明远,他现在是陇右节度府司马,张焕的左膀右臂,更是了不起。若他们也叫不成器,那我那两个儿子岂不是成了猪羊?”

    裴俊苦笑了一下,“你不要安慰我了,我心里清楚得很。”

    他将话题一转,便从桌上取过一本奏折递给卢杞道:“这是兵部关于这次收复安西之战中阵亡将士的抚恤方案,你先看看吧!”

    卢杞接过奏折打开,他职业性的先瞥了一眼最后的抚恤额,不由地一咋舌,竟要一百一十万贯,裴俊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便给他解释道:“这是按两万人的标准计算,朝廷的定制是一人五十贯,加上军官略略高一点,所以预算一百一十万贯,不过可能要不了这么多,我最新的情报是一万三千人,后面还会增加一点,估计最后是一万五千人左右。”

    卢杞草草看了一遍,他眉头微微一皱道:“百万贯钱我们还是拿得出,不过我听说陇右定下地标准是每人两百贯。而朝廷只给五十贯,大头却让地方承担,我怕传出去让天下人笑话,我的意思是朝廷要么出一百贯,要么就索性不管,让陇右自己解决去。”

    “不行!”裴俊当即便否定了卢杞的意见。他肃然道:“陇右军是为收复我大唐安西而战。若朝廷不管阵亡士兵的抚恤,这才会被天下人耻笑,而五十贯是朝廷的定制,并非因为他们是张焕的军队,至于陇右还要再掏一百五十贯,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他微微冷笑一声,又道:“再者,据我所知,陇右也不是一次性拿出二百贯。而是长期供给其家属钱米。可我们却是一下子全部拿出,两者没有可比的余地。”

    说到这。裴俊站了起来,他的心情很有些不平静,这次安西之战,张焕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他地声誉在朝廷内外空前高涨,而且拿下安西和北庭,他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大唐的半壁江山,从力量对比上,张焕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五万,还有大量随时可以转化成正规军的后备民团,在实力上已经超过了他裴俊。

    他望着突突的烛火,沉思了半晌才道:“我今晚叫你来,是想请你做一件事。”

    卢杞连忙站起来躬身道:“卑职不敢,请裴相尽管吩咐。”

    裴俊点了点头,他指着桌上的奏折对卢杞道:“你去一趟陇右,和他们好好谈一谈抚恤之事。”

    卢杞一怔,且不说有没有必要去陇右谈此事,即使要谈也应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