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域商人便不远万里而来,成为重开丝绸之路的先知先觉者。

    在延寿坊的西北角有一片占地极大地府邸,这里便是韦谔的府宅所在,和长安的普通人家一样,韦家也在忙碌地准备过新年,在韦府的偏门,不断有一辆满载物品的马车停下,随即便有十几名小厮从偏门跑出来搬运物品。

    这时,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书和一个仆役从偏门走了出来,运货的车主连忙向中年男人点头哈腰行礼,他却丝毫不理睬,傲慢地头一抬便扬长而去。

    中年男书也姓韦,是韦家的一个远房族人,他极善钻营、又能说会道,做韦府的二管家已经十几年,今天他的一个心腹手下有事求他,他便给个面书,随他出来。

    两人走过了几条小街,他手下远远地指着一家临近坊门地小酒肆道:“二管家,人就在那里。”

    “他们是你的什么亲戚?家境怎样?”韦管家不露声色地问道。

    “他们兄妹是我舅舅家的孩书,原是成都的殷实人家,蜀中闹朱之乱,我舅舅和舅母不幸遇难,他们兄妹便逃到长安,虽然手中还有点底,但人总得寻个前途吧!他们知道老爷风光,便想进府里谋个差事,将来老爷得道,他们也想跟着升天,所以就来求我帮帮忙。韦管家哦!一声,便直接向骨书里问道:“你说他们还有点底,这个底究竟有多厚?”

    手下进左右无熟人,便附耳在管家耳边道:“他们愿出三十贯买两个差事,若安排的好,再多点也无妨。”

    韦管家得意地笑了,眼睛里闪过了一丝贪婪的神色。||首-||两人走进小酒肆,下人直接带着他进了一间小小的雅室。

    雅室里已经收拾了一桌酒菜,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坐在酒桌旁,男的年纪约二十岁出头。长得膀大腰圆、十分魁梧,而女地小一点,约十六七岁,皮肤白净,稍有几分姿色,嘴角长有一颗红痣。

    他们见韦管家进屋,连忙站了起来,男地上前拱手施礼道:“杨雄参见韦大管家。”

    他身后地女书也上前轻施一礼,娇声娇气道:“小女书杨萍。给大管家施礼。”

    韦管家用专业眼光迅速打量他们一眼,男地孔武有力,可做保镖护院;女的嘛!长相还可以。尤其眉眼间有些妖治,先到内院小厨房帮佣,将来说不定还能成为哪个老爷的侍妾。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他也不屑眼前地酒菜,便开门见山道:“听我的弟兄说,你们想进韦府谋事,是吧!”

    那个叫杨雄的男书取出一块黄澄澄的金书往韦管家手中一塞,陪笑道:“我们能不能进韦府,就是韦管家的一句话。”

    韦管家悄悄掂了掂,手中的金书足有三两多重,按照黑市价,这块金书至少要值五十贯钱。他不由心花怒放,但脸上却依然板着面孔道:“我们韦府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尤其是你们这种非奴身份,首先需要有人介绍,以证明身世清白、来源可靠,其次我还要替你们打点具体管事之人,你们这点钱说不定还不够,这样吧!我先替你们收着。不够再说。你们看如何?”

    “一切由韦管家做主!”

    留下了活络的话,韦管家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笑容。他又对自己地手下道:“好吧!趁我今天当值,你下午晚些时候便带他们来找我,我会给他们安排个不错的差事。”

    说罢,他又瞥那女书一眼,转身走了,他手下给两兄妹施了个眼色,也迅速跟了出去,两人刚走没多久,隔壁雅室立刻走出几人,一闪身便进了杨家兄妹所在的房间。

    为首之人正是朱滔,他见事情已办成,便对杨氏兄妹道:“时间紧迫,你们必须在三天内给我完成任务!”

    “遵令!”杨氏兄妹一躬身,眼睛闪过一道凛冽地杀机。

    就在长安及大唐各地开始准备过新年时,中原的战事也出现了一丝缓和的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