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们引到一间客房,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问道:“请问客官贵姓?找我们掌柜有什么事?”

    中年人负手笑而不语,他身后一名随从取出一块银牌晃了晃,冷然道:“请告诉侯掌柜,我家主人姓杜。\\\\\”

    那伙计见来人出示的竟是银牌,心里大吃一惊,要知道内务司下管辖数千人,令牌分为金银铜铁四种,金牌只有都督和内务司正才能持有,而银牌也只有寥寥十数人,其余各地的头子也只持有铜牌,而来人竟拿着银牌,不容置疑,这必然是一个长安来的高官,伙计头肃然起敬,立刻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请杜先生稍后,我这就通报掌柜。”

    伙计匆匆去了,那中年人则背着手打量着墙上的字画,嘴角始终挂着一丝淡然地笑容,他姓杜,其实他就是张焕心腹幕僚杜梅,目前暂任内务司副司正,这次是奉张焕之令前来广陵执行特殊使命,目前从河北道南下的王思雨大军已经抵达彭郡,而部署在浙东一带的六万蔺九寒军也从宣城开始向当涂方向挺进,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淮南上空。

    片刻,一名高高瘦瘦大胡子男人快步走进,他一眼便认出了杜梅,立刻半跪行一军礼道:“卑职侯明,参见杜判官!”

    杜梅回头诧异地望着他道:“侯掌柜认识我?”

    “卑职原是都督亲卫,不止一次见过杜判官。”

    听说对方曾是张焕的亲卫,杜梅的脸色立刻变得温和起来,他摆了摆手笑道:“侯掌柜请坐!”

    “卑职不敢。****”候明立刻命人将门关好了,又亲自给杜梅倒了一碗茶。这才垂手站立,准备随时回答上司的问题。

    杜梅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凉茶,沉吟一下便问道:“最近广陵地官场可有什么变化?”

    “没有,一切如旧,只是江都县县令前日请假回丹阳给父亲奔丧,现在由县丞代管政务。”

    “刺史还是赵严吗?”杜梅不紧不慢地又问道。

    “是!赵刺史在民众中威望很高,是个好官,从未听说他有任何劣迹。”

    杜梅点了点头,将茶碗轻轻搁在桌上道:“李司正交给你地任务可有进展了?”

    候明立刻取出厚厚一叠资料放在杜梅面前,“这是属下用三个月时间收集的淮南、浙东、浙西各地地千顷以上大田庄的资料。以及各大官商的详细情报,请杜判官过目。”

    杜梅接过略略翻了一下,立刻交给一个随从道:“用最快的速度给都督送去,不得有误!”

    “是!”随从接过资料贴身放好了,行了一礼正要离开,侯明却拦住了他急道:“这几天楚家在各个路口、要津盘查往来路人。这样出去太过危险,不如随我们的货船出去,今晚就走。”

    杜梅想了想便道:“好吧!这情报事关重大,不可大意,就今天晚上随货船出广陵。****”

    此刻,广陵郡各地已是如临大敌,楚家的十万大军已经全面部署,南面则以三万水军封锁长江。防御蔺九寒的军队北上。而北方则部署了六万大军在盐城、淮阴及临淮一线,另外最精锐的一万楚家老兵则驻守广陵城防。

    天气虽然还不是很热,但江都城内地气氛已骤然紧张起来,随处可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巡逻士兵穿街走巷,盘查任何可疑的人和马车,相比之下,百余名广陵郡及江都县的衙役们就显得单薄得多,他们也会三三两两出现在街头。但他们的存在却毫无意义,整个江都城都已被军队所控制。

    中午时分,楚行水头戴紫金盔、身着细铠甲,在五百侍卫军的护卫下出现在江都最大地官方码头上,这里也是整个江淮的物资总集散地,一片巨大的仓库群一眼望不见边际,占地足有千顷。仓库里堆满了粮食、铜钱、食盐、绢、布匹等漕运物资。由两千楚家的淮南军把守。原本镇守这座仓库的士兵并不是楚家的军队,而是盐铁监的千名守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