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离,已有矛盾种子。心思电转之间,结合老师的话,很快找出原因。新罗和百济,向来是世仇,他垂涎百济故土。

    唐朝灭亡百济,设五个都督府,任用扶余隆为首的,百济归顺人员,为羁縻州长官。新罗骨鲠在喉,对大唐很不满,却碍于大唐强大,只能选择隐忍。

    此刻在北方,高句丽虎视眈眈,是唐罗共同的敌人。所以新罗国,只能放下龌龊,暂时精诚合作。苏定方曾断言,等灭了高句丽,大唐新罗之间,肯定爆发战争。

    武康深以为然,史书如此记载:唐灭高句丽后,两国开始战争,史称唐罗战争。新罗煽动百济遗民,再开复国运动,再与大唐为敌。可惜那个时候,府兵已经衰落,战争结果不好。

    对于唐军来说,战线拉的太长,补给很难跟上。外加吐蕃犯便,大唐无可奈何,最终退出百济。就是他金法敏,把大唐的势力,逐出朝鲜半岛。武康甚至以为,大唐出兵半岛,耗费无数资源,是给新罗做嫁衣。

    不过都是后话,武康懒得多想,众人吃饱喝足,召开军事回忆。从中午到晚上,大概确定策略,各自休养生息。此刻正值腊月,天气异常寒冷,不适合军事行动。

    武康初来乍到,首先要稳局面,安抚卫士军心。另外新年将至,卫士无心出征,只能养精蓄锐。通过此次会议,详细听取汇报,也大概掌握了,叛军基本情报。

    百济王扶余丰,猜疑福信争权,两人势如水火,都在警惕对方。内讧愈演愈烈,外加上次惨败,也没能力出击。他们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加林城,西南的周留城。

    加林城是大要塞,水陆交通要道,地势易守难攻。城墙高大坚固,守卫异常森严,是叛军的粮仓。周留城却是敌巢,叛军的大头目,诸如伪王扶余丰,大将鬼室福信,都集聚在那里。

    武康根据舆图,结合脑中记忆,确定地理位置。重镇加林城,在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林川面郡。而敌巢周留城,其大概位置在,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旧韩山邑。

    等到会议结束,新罗申请班师,军粮已经不多,战争打不起来,留在这里无用。武康表示支持,与众骨干商议,同意他们撤退。然后双方约定,来年六月上旬,携手打击叛军。

    送走新罗军队,武康分配任务,着手整治军队。派仁师去打猎,多增加些肉食,咱们简单过年。接下来的日子,整天都在忙碌,不是军营视察,就是主持操练,几乎足不出户。

    龙朔二年除夕日,卫士在军营外,燃起大堆篝火,吃着紧缺的肉,唱着家乡的歌。武康与军同乐,带着熊津骨干,亲自下场跳舞。向众卫士拜年,赢得三军拥戴。

    期间派楚神客,组织间谍密探,混在市井之中,打探叛军消息。得到有用情报,倭国首批援军,海上遭遇暴风,覆船四百余艘,损失两千余人,被迫返回倭国。

    众人都很兴奋,倭国再次增援,再抵百济的时间,至少七月下旬。着给唐军卫士,大口喘息之机,武康能静下心,处理更多问题。同时修复武器,制造军事器械,补充弓弩箭支等。

    安排袁公瑜等,找思乡者谈话,灌输必胜信念。各种花言巧语,告诉卫士别想家,这里就和家一样。然后重整军法,凡是散播谣言,蛊惑军心的,全部从重处罚。

    每日亲兵爱兵,帮助大多卫士,解决切身问题。如此恩威并施,忙碌近三个月,部队精神面貌,有了质的提升。武康终于放心,手下士兵正常,是打胜仗的根本。

    接受仁愿建议,婺营亲卫出动,集合斥候精卫,建立情报特务。全城加大力度,清查叛军间谍,没硝烟的战争,打的更激烈。双方派的密探,每天都有伤亡。有次端掉奸细老巢,逮捕六十多密探,都是百济遗民。

    备战井然有序,龙朔三年四月,收到朝廷公文,以及媳妇家书。三个平安道符,妻女和皇后,每人求一个。家书前半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