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媚娘吐露心声,武康胆战心惊。她在信中表示,之前看不起李总,认为他没啥才学,只知儿女情长,比先帝差远了。

    这话要命啊,嘴不把门啊你,颤巍巍擦掉冷汗,硬着头皮往下看:直到初五那天,我俩游历九成宫,圣人心花怒放,诗兴大发,一气呵成《万年宫铭》。

    姐在旁边伺候,一时惊为天人。文采飞扬的辞句,飞龙走凤的书法,深深折服了我。我情不自禁夸赞,圣人激动异常,轻揽我的香肩,与我敞开心扉,温软吐露心声...

    哎呦我的妈,没羞没躁的样子,必须嗤之以鼻。接着往下看:圣人和我说,后宫嫔妃佳丽无数,只有媚娘你,能够欣赏我的诗文;只有媚娘你,能够领悟我的心声。所以我决定,等回到皇宫,召集重臣商议,立媚娘为皇后...

    知道姐怎么回复吗?亲爱的康郎,学着点儿:承蒙圣人不弃,刚刚加封昭仪,不敢得陇望蜀。妾此番回宫,实为不道;与陛下欢好,实为内乱;敢窃皇后宝座,实为不赦。地位与荣华,非妾身所图。只要陛下心中有妾,妾就心满意足...

    哎呦我妈,你可拉到吧,鬼都不信啊。这场政治风暴,终于来临了。其实废王立武,只是导火索,实际是权利斗争。李总想要权利,想要亲政,必须和关陇门阀撕破脸。

    轻叹气继续看,李总文章得媚娘赞许,便拿给群臣显摆,又得好评一片。中书舍人李义府,提议将铭文刻成碑石,将九成宫改名万年宫,已示纪念。李总龙颜大悦,恩准老李提议,让褚遂良、薛元超等准备,把铭文刻成碑石。

    读到这里想起后世,曾去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参观九成宫遗址。那座《万年宫铭》碑,保存的非常完美,眨眼间沧海桑田呀。

    闭双眼冥思苦想,史书记载无误,万年宫终于出现。那么发生在万年宫,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该随之而来吧。必须找个借口,去长安万年宫一趟...找什么借口好呢?

    绞尽脑汁半小时,仍找不到合适的,心中满满惆怅,无奈放弃吧。怀着郁闷心情,看下面的内容,瞳孔蓦然紧缩,兴奋的嗷嗷叫。如果老姐在这,绝对抱着亲两口,雪中送炭呀!

    媚娘在信尾表示,姐加封昭仪你没来,暂时原谅你;四月十四日,是姐的首个生辰,你要来万年宫。如果还不来,姐也原谅你;第二个生辰,必须得过来,否则要你好看!

    武康莫名其妙,什么首个、第二个,你一年出生两次?斟酌片刻,喊来琴娘问话,得知今年俩四月。四月过完,过闰四月,然后过五月。呵呵,有点儿意思,过两次生日,着实鸿运当头。

    回忆史书记载,大事五月发生,换算过来是闰四月。小晴的预产期,五月十五左右,如果日夜兼程,应该赶得上。权衡利弊后,当即作出决定,等四月中旬镜湖水落,鼠灾彻底褪去,启程赶往长安。

    敲门声打断遐想,如烟过来禀报,客人已经来到。武康拿起万年宫铭,去大门外迎接。长孙诠、狄仁杰、张柬之联袂而来,双方简单见礼,结伴来到客厅。

    两大桌珍馐佳肴,夫人们单独一桌,已经入席静待。武康把文章给长孙诠,瞟了眼新城公主,干咳两声说:“这是圣人大作,武昭仪寄给我瞻仰,三位好好参详,一定要领略其中精神。”

    此言一出,瞬间被目光聚焦,长孙诠神色庄重,把文章供客厅主位。三人全跑门外,再洗一遍手,恭敬站供桌前。长孙诠捧起文章,片刻后击节赞赏,摇头晃脑大声叫好。乐

    武康有些懵,一惊一乍的,真有这么好吗?长孙诠阅读完毕,捧着交给狄仁杰,张柬之马上凑过去。三人德行一样,纷纷大声叫好,个个神情激动。

    看样子不像演戏,武康不禁感慨,史书把李九黑成狗,应是子虚乌有。单凭这篇铭文,单凭文学造诣,我就拍马莫及。

    新城接过文章,品头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