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之后,潘龙从自己闯荡多年,堆积如山的各种战利品里面,找出了一册薄薄的经书。

    那是两年前,他在广陵宝相寺遇到高僧天雄禅师,那位高僧赠与的手抄经书。

    此经名为《报应经》,阐述因果循环之理……说白了就是讲述各种因果报应之事,无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没有多么高深的佛理。

    他对佛法并无了解,不能感觉到这经书的奥妙,后来还是在给老师疗伤的时候,偶然提起这事,兰陵先生出手,解开了书上的封印。

    却原来,那书上被天雄禅师以佛法镌刻了一门佛家的小神通,名曰“报应法”。

    “因果应报”是佛家最精深奥妙的大神通之一,据说只有抵达彼岸的佛陀才能完全修成,就连已经铸就金身不会摆脱生老病死的阿罗汉,也不得其门而入。

    那一门神通施展出来,能够在三生三世之中以一丝善恶因果为凭借,让原本应该以后实现的善恶报应立刻降临,或者是让已经降临的报应再往后推迟,甚至是让人在恶报之中获得一丝喘息自救的机会……

    传说昔年佛祖曾施展这门神通,让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在地狱之中看到了一条蜘蛛丝——他一生只做过一件好事,就是救了一只蜘蛛。

    那蜘蛛丝极为柔软纤细,却能够吊着他从地狱缓缓上升。奈何神通再大也敌不过他自己作孽,这恶人看到有别人恶人抱住自己,想要也被一起拽上去,就用力踢踹对方,结果蜘蛛丝断了,他终究还是掉进了地狱。

    “报应法”却没这么神妙,而是以自身佛法为杠杆,撬动对方的善因或者恶果,让对方的报应降临。

    潘龙当然不懂佛法,但佛门功法无非三类:苦行、智慧和功德。这三类之间是有互通的,不存在说某个神通以这个功法为核心,就不能以别的功法来催动。

    顶天了效率低一些而已。

    效率低,他不怕。

    大概两个时辰之后,他找到了附近一座有功德灵光的佛寺“罗汉堂”,向寺中僧人请教。

    罗汉堂不大,也就一堂一院,佛堂里面供奉着佛门著名的大神通者“济慈罗汉”,两间屋子住着老少师徒俩,法号分别是“惠善”、“慈铭”。

    潘龙拜访之前,向附近居民打听了一下,得知这师徒二人除了化缘就是清修,偶尔有人布施,他们只留下香油米面之类日用,别的都拿去接济穷苦,确实是有德行的高僧。

    遗憾的是,他一看就知道,这两位瘦骨伶仃的高僧,法力甚是低微,甚至连先天层次都不到。

    这两位高僧的神通,大约只能给人祈福送终,连超度亡魂恐怕都力有未逮——术者不到先天,又不搞歪门邪路的话,真的是跟凡人没太多区别。

    潘龙来到罗汉堂,首先表示自己一向敬仰清廉正直的德行之士,见两位高僧如此清苦,想要布施一笔钱财物资,为他们改善生活。

    惠善方丈微微一笑,回答:“两个和尚能有屋住、有衣穿、有吃有喝,已经十分足够。这罗汉堂素来也没天天焚香祭拜的传统,维持济慈罗汉座下一盏油灯,用不着多少香火。施主的好意老衲心领了,但布施什么的,大可不必。”

    这个答案倒也并不让潘龙惊讶——像这种对荣华富贵毫无兴趣的高尚者,他两辈子下来,也真预见了不少。

    别人不说,他那个放着天皇巨星、政府高官不当,去学校当历史老师的朋友,可不就是这一类么!

    “两位大师当真是安贫乐道,但在下已经买好了粮油柴米,若是两位大师觉得数目过多,不妨分给穷人,便算是帮在下积累一些福报,如何?”

    话说到这份上,两位清修的僧人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片刻之后,罗汉堂小小的院子里面便多了两座小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