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

    “根据账目来看,主要是来自两方面,其一,纳税的土地和人变多了,其二,以契税为主的商税也在迅猛增加。而支出方面,其实是持平的,虽然藩王千万海外节省了不少支出,但是其它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只不过.......。”

    “只不过这些支出是能够给国库带来回报的。”王锡爵直接说道。

    “是的,大人。”

    李三才点点头,又道:“根据这些州府的情况来看,卫辉府每年税入可能是非常惊人的。”

    王锡爵苦笑道:“这你就别惦记着了,别让郭淡再承包其它的州府,那就算是朝廷的胜利。”

    在这商业横行的时代,他们其实是处于防守一方,能守住就是胜利。

    不过李三才身为户部侍郎,这格局到底还是小了一点,从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那就是肥宅现在都不爱在户部查账,基本都是户部主动告知,他从不询问,就国库那点钱,你们自己够用就行,他更喜欢坐在一诺牙行查阅牙行的账目,相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差距是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前几年为海外计划的投入,如今正在得到回报。

    盈利是跳跃式增长。

    一诺牙行。

    “噗!咳咳咳!”

    “陛下,陛下,您没事吧?”

    “没...没事!”

    万历摆摆手,都不用手帕擦嘴,便是震惊地向郭淡问道:“多...多少?你说多少?”

    郭淡道:“五千万两和一百万两黄金。”

    “咝!”

    万历猛抽一口冷气,吐出,然后再吸一口,道:“哪有这么多?”

    郭淡解释道:“目前我们在潞王府的金库,已经存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和一百万两黄金,而另外的那三千五百万两是各地的地主、豪绅存入钱庄,用来置换货币的。”

    万历听得是不敢置信,道:“你这才铸币多久,民间就存入三千五百万两的白银,我大明得百姓这么有钱,朕怎么就不知道?”

    郭淡道:“陛下,目前可能才刚刚开始,卑职预计三年之内,民间铸币就可以突破一万万两。”

    “这钱从哪里来的?”万历睁大眼睛问道。

    他就不明白这钱是从哪里冒出来得,目前海外贸易都被他们控制着,这钱显然就不是来自海外贸易。

    郭淡道:“这都是从那些权贵、地主、豪绅那里来的,他们一直以来,通过粮食、贸易,以及各种渠道,得来了不少白银,但是他们平时根本就不需要用钱,在钱庄建立之初,全国上下市面流通的白银估算就只有三千万两,这都还是卫辉府已经渐渐发展起来,但根据后来的情况预算,当时的白银存量应该达到一亿五千万两左右,也就是说,当时有一亿两千万两是放在地主的钱库里面。”

    万历听得面色渐渐阴沉。

    又听郭淡解释道:“由于目前商业繁荣,传统地主的盈利已经追不上商人的盈利,而要想行商,就必须拥有货币,故此这两年间便有大量的人将白银拿出兑换货币。”

    自隆庆开关以来,就有大量的白银进入明朝,按理来说,应该是要发生通货膨胀的,然并卵,不但没有膨胀,反而还紧缩,而原因就是赚钱的人全都是体制内的人,他们就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交税,这银子就都存在库里面。

    市面上的货币是越来越少,导致通货紧缩。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物价是非常便宜,但是,百姓过得也是非常穷困,因为古代百姓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粮食,问题是粮价也便宜,也就是说百姓手中根本就没钱,你要贵一点,他们就买不起了。

    而国家也没有钱,因为有钱人都不交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