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那么也就是说,若想考取恩科还是必须就读一诺学府,但是郭淡规定,如果是秀才的话,那么只要通过入学考试,便可免费就读一诺学府的经济学院,这也是皇帝给秀才的恩惠,举人或者进士的话,若有本事,可以只读一年,便可参加会考。

    话说回来,以前没有什么经济学,许多内容都是郭淡带来的,纵使你是个天才,你若不在经济学院读书,你也是考不上的。

    关于这一点,郭淡还亲自跟顾宪成和李贽交谈过,这举荐权是分给了你们一些,但是若在殿试上面,学生表现的一般,甚至于非常丢人,那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吧。

    顾宪成和李贽都是拍着胸脯保证,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哪怕一回,我们就直接引咎辞职,绝不二话。

    因为他们都非常反对权贵把持科举,且经常弄虚作假,官员都快成世袭了,如今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当然会珍惜。

    那顾宪成来一诺学府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冲着恩科来的,若非他得知这个消息,他可能还不会来开封府。

    他要用事实证明,朝廷的科举已经彻底腐败。

    恩科将会成为最为公平的考试,考什么反而成其次。

    而关于课程方面,郭淡这回做得最大改动,就是加入大量的数学内容,其中当然就包括《几何原本》,所有学院都得学习数学,成为一诺学府必学得功课。

    哪怕是法学院也得学习一些少量的数学知识。

    经济学院就更不用说,就是一个数学学院,数学考不过就得留级。

    可见这恩科也不好考。

    大家都必须从头学起。

    至于入学资格么。

    有三条途径,自己来报名,通过入学考试,小伯爷学院的毕业生,以及慈善教育的优秀生。

    这看着是给予徐继荣极大的支持。

    但其实不是,只是因为小伯爷学院完全就是抄袭他的,从课本到教育方式,甚至老师都是挖他的人,既然如此,郭淡当然会给予认可,只要在小伯爷学院毕业,可以直接来一诺学府就读。

    这就形成一整套得教育体系。

    在安排这些事后,最后郭淡又去视察了开封府的工商业。

    可见工商业在卫辉府的地位是最末的,农业第一,学院第二,工商业排到第三。

    除农业之外,开封府最大的产业就是报刊,如今开封府每年的印刷总量,如果不算的话,那比全国各地的公文、报刊、文章等等印刷总量还要多得多。

    京城的生活日报、马报在开封府那就是属于不入流的,也不是一个量级得,除非是皇帝的谕旨,否则的话,他们都不太看京城的报刊。

    内容完全没得比。

    在江南,这九成九的报刊也都是来自开封府。

    那么纸张、墨水与印刷有关的商品,也是开封府最大的生产业。

    同时也是开封府第一进口商品。

    如播州那兴建的造纸坊,全部都是送往开封府的,别得地方都不送。

    在处理完这些事,郭淡便打道回府。

    微微摇晃得马车中,郭淡与徐姑姑人手一张报纸看得是津津有味。

    “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

    郭淡突然向徐姑姑道:“夫人,这是一个什么字?”

    徐姑姑看都没有看,便道:“那个字念yu!”

    “哦,而志在穿窬!”

    郭淡又挠挠头问道:“百泉居士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徐姑姑瞧了眼郭淡一眼,道:“这是讽刺世上那些满口仁义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