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三倍的经济。

    但是三倍的经济,没有赢得的意思,反而越战越有败的情况,这个王翦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王翦也是十分想主动出击,毕竟他也知道持久,建造工事,虽然敌军很难攻破,但是他也很难打出去,战胜敌人,更是一个异常困难的事情。

    他所等待的就是对方粮草困乏的时候反击,但是打到了现在,敌军后方粮草虽然困乏,但是人家以战养战,而且后方无论发生什么,都在保证敌军的粮食。

    而且魏无忌几次与他决战,但是他都避战,而且几次差点无法避战,迎来大败。

    王翦从未这么屈辱过,但是他的战略其实是没有错的,那就是消耗对方的资源,晋国虽然合一,但是粮草的资源是不如秦国的,毕竟秦国有巴蜀之地,而且关中粮仓也没有丢。

    这些都是秦国的资源,巴蜀之地虽然在关外,但是却连接着关中,而且楚国并没有封锁巴蜀之地,而关中的项家与晋国虽然几次想拦截这个粮道,但是这个粮道异常的艰险,他们几次去截获这个粮仓,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久而久之,只能放弃。

    虽然放弃占领这个粮道,但是在这个粮道中,魏无忌也是经常使绊子,比如十袋粮草,到王翦的手中,多的时候只有三袋,少的时候只有一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王翦的消耗是巨大的,但是无论如何,也得保证前线的人,有饭吃才行,

    当然王翦也不能只靠巴蜀之地的粮草,毕竟从巴蜀虽然能运来粮草,但是到手的并不是很多,所以他还需要吸取关中重要粮仓的粮食。

    这关中粮仓是在魏冉的手中,死死的把握,因为他要用这粮仓的粮食与晋军来场住的决战。

    他并没有把一切寄托给王翦,虽然他开始是十分相信王翦的,但是战争打到最后,魏冉意识到了,王翦是信不过的,或者说把一切压在王翦的身上,那与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他手握粮草虽然支援给王翦,但同样也不是全部支援,如果全给了王翦,谁来养他的兵呢?

    当然他也要保证王翦的粮食是够用的,如果不够用,王翦如何给敌军打呢?虽然他不看好王翦,但是对于王翦的后勤,他还是做的十分好的。

    虽然不多给粮草,但也没有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