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很有可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但是魏惠王的野心过于庞大,他中了齐国的奸计,在加上,他没有任用吴起,而选择了公叔痤,王轩这两个嫉妒贤才之人。

    叔孙通和王轩能力是很不错的,但是他们俩把才华都用争功之上,而不是用在建设庞大魏国的上面。

    魏国成于中原核心要地,但也败在中原核心要地,如果魏国没有一个中等之君,一个中等之才,继续守护着魏国的霸业,那么他就会遭遇天下诸侯的围攻。

    齐国坐拥东方,面对天下诸侯围攻,只需要守住西面的这个大门便可,毕竟敌人只可能从西边打进来。

    而秦国与齐国一样,他只需要守住东面即可,而赵国,虽然入口也很多的,但他是一面平原,没有庞大的骑兵,如何与赵国对抗呢?

    能直接攻打赵国的有秦国,齐国,当年的魏国霸主要想灭赵,至少需要三年的谋划才有可能。

    而楚国因为分封制度,伐楚的时候,而且都是楚国内乱之时,如果要想灭楚,那会陷入楚国诸侯的战争里。

    虽然齐国几次打败楚国,但那都是不与楚国分封的诸侯交战,只与楚国中央交战,因为齐国也害怕陷入诸侯的战争当中。

    而唯独魏国与韩国是处于四战之地,不过韩国有着强大的工事,不过面对五国联军,韩国是没有一战之力。

    而魏国当初是霸主,国力强大,遭遇诸侯联军,才有一战之力,但是魏国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可以入魏,这给魏国造成了庞大的损害,虽然没有灭国,但是从霸主的地位跌落下来。

    但是魏国的魏惠王又不是一个安分的主,魏惠王有雄心大志,但是志大才疏。

    有的时候如果才华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还是不要去追组自己的野心为好,或者说努力让自己的才华配上自己的野心。

    当初魏武王选中魏惠王做自己的接班人,是因为他的才华,因为只有拥有雄心壮志之人,才能让魏国更加强大,如果君主没有野心,如果能更向前方走呢?

    只是魏武王忽视了自己儿子的才华,太看好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