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

    整个赵国,基本上都靠这些存粮度过今年呢,如果给了齐国,这赵国还如何活呢?

    其实赵国在开战之前,整体国库有着五千万两白银,八百万黄金,存粮八十万斤。

    这都归功于赵雍的治理,为什么一战下去,赵国的国库只有三百万两白银了呢。

    赵国一共三个国库,分别为沙丘,邯郸,与代城,而沙丘是主库,所存银两最多,所存粮草也是最多的。

    这主要是赵雍要养活赵国的精锐,要整体控制整个赵国,所以他掌握着主国库。

    这样国库规模,也是赵国百年来达到最巅峰的状态,赵雍想干大事,这些存粮断然不足以他干大事。

    赵国是一个贫瘠的国家,存粮虽然多,但是收成少,每年赵雍需要把存粮拿出来救济没有种好地的人。

    但是收成少,所收上来的粮草必然少,但是赵国为了增加粮草的规模,所国所收粮草是按照七成来收的,十斤粮食你要上交七斤。

    也因此赵国才能有这么高的存粮,但是你收这么高,赵民肯定有愤怒,为了压制这种愤怒,在加上赵国独特的环境,经常出现地没有种好,没有饭吃的人,这个时候,赵雍就开仓放粮。

    这基本上就是拿着富人的钱财,去救穷人,当然为了粮草充足,赵雍还鼓励人们都去种地,不去种地的则受罚。

    因此赵国的存粮高于历代。

    这样长期下去,赵国的国库肯定会越来越充实,赵雍也是这么想的,等粮草充实了,在加上,赵国的精兵强将,未来必然能干一番大事业。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赵雍想的很好,但是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发动了内斗,而他自己也被死在沙丘宫内。

    他所掌握的赵国精锐并没有帮助他完成平叛,而齐军攻破了沙丘,赵国的国库的东西都到了齐国的手中。

    不过好在,赵成在得到沙丘后,转移钱财,但是他没有转移粮食,因为他想坐拥沙丘与赵章对战,而交战就需要粮食,而沙丘是一个粮仓,所以他没有转移粮食,这也让后来的齐军占了便宜,得到了赵国国库百分之五十的存粮。

    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分别在邯郸与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