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怀。今日忙完后,好生照看自己吧!”

    前两日,他也曾到华园来吊唁过华嫣然,曾在灵堂中见过代主家行谢礼的她,不过几日的工夫,她竟又比那日见时瘦了好些,下巴都尖尖的了。

    谢鸾因目光轻闪,“眼看着,又是年底了,你是要进京述职了吧?”

    按理说,外放官员每隔三年,便要进京述职,今年,还不到时候。边将又与文官不同,因为关系到边关安危,因而常常只上奏表,无召不得擅离职守。

    可今年比较特殊,今年,是洪绪帝整十寿辰,礼部官员奏请大办寿辰,与天同庆。

    洪绪帝以国库空虚,不可劳民伤财之言,拒绝过两三回,终于在礼部官员的言辞恳切下,半推半就地应了,要“与民同庆”。

    齐慎作为洪绪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周朝中最为年轻的封疆大吏,自然是得了洪绪帝特召回京。

    虽然帝王的生辰八字,自来是秘密,但谢鸾因从前也曾参加过洪绪帝的寿宴,依稀记得,就在年关的时候,如今也没有多少时日了,他自然得启程了,只怕还要快马加鞭才能赶得上。

    齐慎倒是丝毫不诧异谢鸾因知道这些,点了点头,“嗯。已经定下了日子,明日启程。”

    只怕,他是特意留下,为的,便是参加华嫣然的葬礼吧?

    谢鸾因按捺下心中乍然的起伏,淡淡抬头看他,“要去多久?”

    再平淡不过的询问,却是引得齐慎极快地抬眼瞥了她一下,片刻后,才含糊地“唔”了一声,道,“怎么也得等到年后吧!少则两月,多则三月。”

    这是自然,年下正是朝官们相互走动,联络感情的时候。

    今年的京城,必然又是格外的热闹。

    若是齐慎不想做到了头,也只是一个陕西都指挥使的话,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一个与京官交好的机会?而谢鸾因再清楚不过,齐慎绝不可能止步于此。

    勾起唇角,她轻轻笑了,“那你回来的时候,恰好是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倒是个好时节。”

    “我与华姐姐情如姐妹,便想着给她守守孝,也不多,就百日,聊表我的心意,算算时候,那个时候,也恰恰出孝了。”

    平平淡淡的一席话,音调和缓,甚至听不出什么起伏,齐慎却是听得心房骤然急跳,双目骤瞠地望向她,眸中跳跃着几许忐忑与不敢置信,“你……”她是什么意思?他没有意会错吧?

    谢鸾因对着他,微微一笑,杏眼弯成了月牙的形状,明明身处在雪地之中,她的眼底,好似已经烂漫了春光。

    “我是想问,那日你说的话,可还算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