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她回西安,也果真有事。

    齐正新那里传来消息,护送那位许先生一家的人马,已是过了宣府,那到西安,也就是两三日的工夫了,她自然得赶回去。

    即便是紧赶慢赶,谢鸾因与许家人也不过是前后脚进的西安城门。

    谢鸾因刚从马车上下来,东西都还没有安置好,齐正新便是匆匆来报说,许先生一家,已是进了城门。

    谢鸾因不敢耽搁,交代了莲泷再去收拾好的客院查看一番,而自己,交代了齐正新去请了刘先生到外院迎许先生之外,自己则领着流萤,亲自候在了内院垂花门处。

    不一会儿,仆妇引着一个妇人,并一个豆蔻少女而来,谢鸾因便知,这便是那许先生的家眷了,忙笑着迎上前去。

    许太太是个长相算得清秀的瘦小妇人,骨子里浸染着江南水乡的温润,只是,许是日子过得苦,面相有些显老,到得谢鸾因跟前,虽然略有些拘谨,却并没有怯懦,盈盈一拜道,“妾身许胡氏见过夫人。”

    “小女许莹见过夫人。”她的女儿,也忙跟着拜道,一口的吴侬软语,却是个乖顺模样的。

    谢鸾因连忙将人扶起道,“许太太快些请起,你们是我家大人不远千里请来的上宾,又一路舟车劳顿的,千万别行这般大的礼,若是被我们大人知晓了,怕是也要怪罪于我。”

    谢鸾因笑言,而后,便是将许家母女二人迎到了主院花厅之中,一路上,与许家母女闲话家常,只问路上可安,身子可还受得住,可吃好睡好,又偶尔指指路过的景致,或是花树与二人说道,倒是客气又热切,不曾有半分冷场。

    言语间,到了主院花厅。

    厅中早已备了糕点茶水,点心,却是江南的式样,许太太看了,便是不由一叹,神色,又是和软了好些,朝着谢鸾因躬身道,“多谢夫人费心了。”

    “这不算什么,知道太太从未离过家乡,怕是吃不惯外地的菜色,好在,我们府上倒还有个会江南菜的厨子,这地不地道不好说,我吃着,倒还不错吃,便请太太和姑娘将就着尝尝,若是不好,咱们再改。”

    许太太和许莹诺诺应是,许莹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面貌还嫩,却也还不懂得藏匿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