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便也只有他们太太带着余下的哥儿姐儿过府来,大哥,你说——”她话到后来,把声音压低了些,四下扫视过一圈儿,又往温长青身边凑过去一些,“倘或李家人今日不来赴宴,再叫阿娘知道,人家已经知晓了扬州案子,一大早的派了林蘅姐姐来敲打过,你说,同你的婚事比起来,阿娘还去操表哥的那份儿闲心吗?”

    “你的意思是说——”

    温长青瞳孔蓦然放大,立时便明白了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李家是世代官宦人家,往祖上去数,那也是出过宰相帝师的,到如今李家老爷这一辈,虽说身上没个正经实权职务,但总归捐了个五品的散官儿,况且家中的孩子如今又争气,单说那位大姑娘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便是去岁的新科进士,二榜头名,将来是铁定要出人头地的。

    当初爹娘为他的婚事有诸多的盘算,相看了不知多少人家的姑娘,看上了李家的大姑娘,又怕人家嫌弃他们温家如今身无功名,孩子们一味的都经商去了,不入仕途,还是他阿娘写了家书,送回外祖家中,请外祖母出面,托了彼时在绩溪颐养的忠肃侯府老夫人来说亲,这才显得郑重其事,李家才答应下来。

    如今他们家中出了这样的事,虽不是自家的孩子乱了规矩和法度,但拐着弯的都沾亲,李家豁达明理,不急着避嫌,阿娘先前大约也是没有这份儿顾忌。

    倘或是李家真的为此而避了嫌,连通家之好都扔到一旁不顾了……

    温长青一时惊愕:“你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温桃蹊也吃了一惊,但仔细听来,他语气又不大像是责怪,反而是惊诧更多些,她略想了想:“林蘅姐姐与我说时,我头一个怕的,就是李家太太今日不肯来赴宴,之后听她说,李家并没有生出这样的心思,我才放心下来,可是转念再一想,要是李家太太来赴不了今天的宴,到了阿娘面前,还不是由着咱们说?这样的事,总归阿娘过后也不好摆到台面上去问,只当李家太太亮明了态度,摆明了要避嫌。阿娘紧张大哥的这桩好婚事,只怕不忍置姨妈不顾,也总要撂开手了!”

    她越发咬重了话音:“可外面的事,我不敢擅专,也没有那样的门路,能托了人想法子拦下李家的车轿,不叫人家来赴宴,且这无论如何听来,都像是我做女儿的,卯足了劲儿去逼阿娘,是以只好来找大哥商议,究竟得不得法,还要凭大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