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

    比如剧本是金老先生亲自改编的。

    比如选演员是张导亲自把控的。

    再比如请了明史家,避免电视剧穿帮。

    从而提高电视剧的知名度。

    接下来,剧组吃了简单的开机饭,开机饭是提高剧组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华国朋友相见,经常都会有“吃饭”这个礼仪。

    因为吃饭,能够让人放轻松,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最后一项,便是上香仪式。

    剧组人员已经到达香台处。

    一台摄像机由红布所遮住,摄像机旁边便是上香台。

    江心暗想:“怪不得进剧组的时候看到香台,原来是早都备好的。”

    上香仪式开始后,先是导演手中持有三炷香,在蜡烛上点燃,接着恭敬的鞠躬三下,插入香炉。

    接下来,其他演员以及剧组工作人员,依次按照导演的动作,鞠躬三下,插入香炉。

    在电影的早期时代,是胶卷时代,所以容易“划片”,在那个时代,一旦胶卷被划,拍摄的剧情、素材就会统统被毁,并且无法修复。剧组损失极大。

    在那个时候,剧组为了图一个心安,都有这上香仪式。

    “红色”在华国象征着吉利,所以上香台旁边的摄影机是有红布所包裹着,这边是图一个大吉大利,红红火火的意思。

    预示着将来这部片子能够“红”。

    即使现在已经到了电子时代,传统的文化也被传承下来。

    这一切都是早期的说法,也是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说法。

    到了21世纪10年代后。开机仪式变成了一种有目的的形式。

    第一个目的便是噱头,因为上香仪式会请一些媒体采访。所以,举办的越隆重,越会引起观众的专注,观众关注了,期待性高,收视率也就提高了。

    第二个目的便是人心,一旦开机,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只有开机仪式,大家难得聚在一起。

    通过开机仪式,让大家有共同的期待,共同的目标,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上香仪式结束已经到了傍晚时刻,导演转过身子,“各位同事,大家今天辛苦了,我们的剧组三天后就要开始正式开拍了,第一天是白天外景,第一镜次是航拍长远镜。

    稍后我会将外景的地点以及安排,让助手发给你们的经纪人。

    期待我们的片子能够大卖!”

    对于大多数影视剧,第一幕都是景色,拍电影和写小说是一样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必须要呈献给观众的。

    第一幕拍摄景色一来能够介绍清楚地点,二来能够介绍清楚时间,比如白天,比如晚上。

    如果一出来就是人物,那么观众是否会想,“我是谁?”“我在哪?”